高合活了
公告表示,重组期间,华人运通将成立两个工作组分别为“重组工作组”、“联合运营工作组”。重组工作组负责从“股权到所有运营相关活动的重组,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债务的处理”下设股东端事务、政府端事务、供应商端事务、员工端事务4个小组。联合运营工作组负责公司日常的决策与运营,下设产品规划、项目&设计&工程、生产与供应链、营销、财务、法务、人力与综合职能共7个小组。根据公告,不同的事务也明确了不同的牵头负责人。边推进重组,边联合运营,这一套具有实质性的动作,或许印证了华人运通此次真有可能逃出泥沼。
对此,或许最开心的人是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CEO丁磊。自从今年2月18日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之后,丁磊和他的高合汽车就一直在舆论漩涡中挣扎。3月份,贾跃亭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高合汽车“抄袭”、“盗窃”;3月下旬,华人运通因买卖合同纠纷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5月初,华人运通及丁磊再次因涉及买卖合同纠纷而被限制高消费。
仰融回归?
在伸手援助高合汽车之前,iAuto似乎默默无闻。记者收集的公开资料显示iAuto Group Inc.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的清洁能源汽车公司,核心业务为清洁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及营运。
仰融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往事可谓跌宕起伏。根据公开资料梳理,1991年仰融在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沈阳汽车(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1992年10月,华晨汽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
但在赴美上市的过程中,仰融在百慕大成立了控股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的融资工具,随后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华晨中国取得了沈阳汽车51%的股份,并成功在美国上市。但随后仰融陷入困局,并陷入一系列司法纠纷。2002年,仰融出走美国。
在此之后,仰融似乎并没有割舍自己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情结,不断传出有地方政府与仰融团队就新能源汽车项目进行接洽的消息。
高合的100个问题
巧合的是,高合与iAuto的合作协议签订时间,刚好暗合了“三个月”的期限。然而,与iAuto战略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高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回答、去解决。
以丁磊为代表的原团队去还是留?仰融对于企业的控制欲之强,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那么此次真金白银入主高合,丁磊是否还能留在原位?而对于丁磊而言,他麾下的高合,需要的救命钱,是否将会以自己团队体面退出作为代价?
市场留给高合的时间还有多久?“三个月”自救时间的提法,反映的是当下我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残酷与惨烈,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再合适不过。高合停工停产的3个月当中,新势力、传统车企,不仅推陈出新,小步快跑,价格战、智能化配置竞争更是愈演愈烈。高合定位颇为高端,就算拿到救命钱成功复工复产,眼下的市场环境,还适合原来的那个“高大上”的“高合”吗?
高合此前的发展,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盐城经开区、盐城新能源发展基金还是盐城国投集团,都给予了高合实实在在的帮助。仰融的进入,能否让此前国资背景的投资有一个比较妥善的处理?
仰融目前为高合投入了资金,但自身团队却远离国内新能源市场时日已久。仰融团队还能够给高合怎样的具体帮助?而以目前的资金显然也撑不了太多时日,那么未来,高合是否会进一步谋求上市?上市地点又到底会在香港还是美国?
高合的重生之路虽然初现曙光,但依然有无数的问题摆在面前。安抚好老车主的情绪,处理好现有车型平台的生产,加速准备适合现在市场环境、消费者认知、价格定位区间的新产品,协调不同资本方的关系,还需要耗费高合大量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