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众汽车 > 不愧是沃尔沃亲传!吉利银河E5“变态碰撞”,结果令人惊喜

不愧是沃尔沃亲传!吉利银河E5“变态碰撞”,结果令人惊喜

发布时间:2025-04-19 09:48:44 发布用户: tuanjie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电动车的电池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电池热失控、自燃等安全隐患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切的话题。

就在行业聚焦电池安全之际,一项引发热议的极限碰撞测试成功案例为新能源汽车安全树立了新标杆。4月16日,在奥地利TECCON实验室成功完成了50km/h正面中心柱碰撞这一“超纲”难度的试验。

要知道,现行国家标准并不强制要求正面中心柱碰撞测试,行业内即便测试一般也以35km/h为上限。如果速度从35km/h提升至50km/h,其撞击能量将提升104%。此前能完成这一挑战的也只有与极氪等车企。

测试结果表明,E5在碰撞后功能表现、车身结构、新能源安全、乘员保护等各维度的表现,都满足测试要求,同时,电池包无漏液、冒烟、起火等现象。

如今,吉利银河E5成为又一款成功挑战这项“超纲”测试的车型。作为一款顶配不超过15万元的纯电紧凑型SUV,它不仅完成了挑战,更同时斩获Euro NCAP与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展现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安全标准下的硬实力。

吉利银河E5以高安全标准与超越国标的测试表现,正式宣告了吉利在电池安全以及整车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行业领导地位。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源头打造“超国标”防线

吉利银河系列车型卓越安全表现的背后,是吉利配备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该系统既是一整套电池系统,又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从而实现了“无死角”安全防护,从系统层面解决了电池安全难题。

自2023年发布以来,吉利银河先后依托银河E5、L6、L7、E8等车型,进行了一系列公开安全测试,覆盖电芯级、电池包级以及整车级多个层面。其中包含“八针同刺”极限穿刺试验、整车高速三车连环碰撞、“魔鬼十字”碰撞等挑战科目。

这套系统并非高端车型专属,而是广泛应用于吉利银河旗下各级别产品中,真正践行了“安全平权”理念。正如银河E5顶配不超15万元,却依然通过高强度安全测试,这正是吉利将统一高标准落地到每一款产品上的最好体现。

在电池安全技术方面,吉利从最底层出发,从电芯开始便进行严苛测试。如过冲/过放电深度均为国标的1.5倍,针刺、海水浸泡、跌落等国标没有要求的部分也是吉利电池电芯的“必修课”。

电芯过关后,电池Pack也依旧要经历多重考验。神盾短刀电池Pack的机械冲击测试强度高于现行国标8倍,过充/过放电测试后绝缘电阻高于国标要求20倍以上。

也正是从底层出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行事风格,才造就了吉利在电池安全方面的成就。

而吉利在电池安全方面的技术与实力,也得到了行业与国家的肯定。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条款,其测试标准正是由吉利牵头制定。

底部碰撞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大量事故数据显示,新能源车起火事故中,底部受损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早在2023年2月,吉利就率先对外发布了新能源车底部碰撞测试标准,吉利银河做到了30km/h拖底冲击、20km/h整车拖底,都无损伤的电动车。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先于国家标准落地,更为行业树立了电池包抗撞击的标杆。通过在电芯热失控防护、电池包结构强化等方面设定远超国标的企业内控标准,吉利将被动安全性能提升到新高度。在吉利的推动下,更严格的电池安全规范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也体现出其在电池安全领域的引领作用。

不只是电池,全方位守护安全

除了电池安全方面的突破,吉利在整车安全领域的其他创新同样引人关注。

仅过去十年,吉利在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就超过2000亿元,其中构建开发安全体系的部分占比不低。

目前,吉利耗资逾20亿元打造的全球安全试验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目标是成为全球功能最全、试验能力最强的汽车安全实验基地,并将向全行业开放。在中汽研公布的公开安全技术专利数量排行中,吉利以1562件专利数量,排名中国车企第一。可见,吉利在安全方面已具备体系化实力。

同时,吉利在提升自家产品安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整个汽车行业的安全技术发展。2024年8月,在吉利银河E5上市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宣布将这项隐藏式门把手解锁核心技术向全行业免费开放,该创新门把手系统可保证车辆在多种极端情况下车门把手自动解锁弹出,极大提高事故发生时车门开启的可能性。淦家阅也在发布会上表示:“真正的安全,是整个行业的共同追求。”

正如当年沃尔沃开放三点式安全带专利推动行业变革,吉利的专利共享同样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以实际行动为行业安全水平抬高底线。

在智能化时代,安全技术的范围也正变得越来越广。例如,吉利自研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同样将安全放在首位,无论是高端还是入门车型,AEB这类安全功能都是标配;吉利自研的AI数字底盘,也同样注重安全性。AI数字底盘可通过算法实现前后轮扭矩精准的矢量控制,确保漂移时车身姿态平稳不失控。

从被动安全到智能防护,吉利始终把“安全”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方向,持续推动最新科技在关键场景落地应用,确保每一个时代都不缺席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写在最后:

从电池到底盘,从架构到云端,吉利正用一项项技术实践、一场场极限测试,坚定诠释着“安全第一”。

面向新能源,吉利不满足于达标合格,而是以高出行业和法规要求的内部标准来打造产品安全;同时,它主动将关键安全技术向全行业开放共享,不断促进更高水平安全标准的建立与普及。

在吉利的引领下,“安全平权”也将逐渐成为行业共识,最终,广大用户都将因更严苛的安全标准而受益。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