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SU7 Ultra车型两项备受争议的功能发布官方回应,分别涉及"排位模式"的解锁条件以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实用性问题。官方不仅承认在功能推出时存在沟通不足,还宣布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撤回排位模式解锁条件以及为不喜欢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未交付用户提供改配选择和积分补偿政策。同时,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发文透露,小米SU7 Ultra目前正在挑战纽北赛道,呼吁粉丝期待好消息。
首先,针对备受关注的"排位模式"功能,小米汽车坦承在近期推送的更新中为该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官方表示:"之前我们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给部分用户带来了困扰,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收到用户反馈后,小米汽车已立即暂停此次推送,并承诺为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这一问题。官方已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工作,预计将用时4-8周完成,具体发布时间以小米官方通知为准。
官方解释,设置解锁条件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障驾驶安全,但承认在实施前没有充分征询用户意见,也未做好相关功能的沟通说明。小米汽车表示:"此次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任何涉及用户体验的重大更新,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意见收集机制,充分听取用户意见。"
其次,关于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小米汽车首次详细解释了其设计初衷和功能价值。官方表示,在最初的量产计划中,SU7 Ultra量产版已具备足够的综合性能挑战国内专业赛道和纽北赛道,原本并未计划配备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然而,去年10月29日SU7 Ultra原型车纽北成绩发布后,原型车的实力和外观造型获得了极大关注。经过充分调研和工程可行性评估,小米决定响应用户需求,复刻原型车的挖孔前舱盖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多造型选择。
官方强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除了满足复刻外观造型的需求外,确实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此外,碳纤维整体使用面积达到1.73平方米,为整车带来了1.3公斤的减重效果。小米汽车还特别指出,他们近期在各赛道刷圈时使用的均为配备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SU7 Ultra版本。
针对用户对此配置的不同需求,小米汽车宣布了两项补偿措施:对于未交付的SU7 Ultra非现车锁单且在开票流程前的用户,如希望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改回铝制前舱盖,可在5月9日10:00至5月10日23:59:59期间申请改配;对于截至5月10日23:59:59前所有选配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小米将在提车后赠送2万积分作为补偿,已提车用户的积分将尽快安排发放至下单的小米账户。
小米特别提醒,此次改配不会影响当前SU7 Ultra订单的基本权益,但改配成功后,车辆将以改配成功时间为起点重新安排生产计划和计算预计交付时间,且不可退回改配前的配置及交付顺序。对于市场上出现的第三方碳纤维双风道改装件,小米强调原厂产品采用了与超跑车型相同的热压罐工艺制作,需要6小时高标准工艺的人工铺贴和6小时的热压罐保压成型,且"一套模具一天仅可生产一个合格产品",在外观质量、工艺和原材料成本方面远超第三方仿制改装件。
原厂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已经过小米严格的质量验证,包括NVH、耐久、结构强度等设计指标测试,同时满足行人保护的安全需求,并提供与整车相同的5年或10万公里原厂质保服务。
在产品交付和渠道建设方面,小米汽车同时公布了最新进展:4月份小米汽车交付量已突破28000台,配备双风道前舱盖的SU7 Ultra版本已开始陆续交付。销售网络方面,4月新增34家门店,目前已在全国74个城市拥有269家门店;服务网点达到132家,覆盖全国79个城市。小米还计划在5月新增29家门店,将首次覆盖宜昌、芜湖、咸阳、衢州、九江、大理、抚州、揭阳等8座新城市,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
编辑说:小米汽车此次针对SU7 Ultra两项争议功能的迅速回应和明确解决方案,展现了其对市场反馈的高度重视和快速调整的决策能力。尤其是对于"排位模式"解锁条件的撤回,反映了小米在产品功能设计上对用户体验的尊重,避免了可能引发的更大争议。而关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详细解释和补偿政策,则是在坚持产品设计理念的同时兼顾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平衡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选择通过积分补偿而非直接降价或退款的方式处理争议,既维护了产品定价体系的稳定性,又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补偿。然而,这次功能争议也提醒小米在快速迭代产品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前期用户沟通和功能设计的合理性,避免"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汽车产业期望之间的认知差异。作为一家深度融合科技与汽车的新势力品牌,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恰当平衡,将是小米汽车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持续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