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编程的未来,它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行业领袖对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的预测从变革性的到谨慎的都有。一位微软高管对此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他预测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年内主导编程领域。
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 (Kevin Scott)预测,到 2030 年,95% 的编程代码将由人工智能生成。不过,他很快澄清说,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参与软件工程的终结。
“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做软件工程工作……作者仍将是人类,”斯科特解释道。“它创造了另一个抽象层,因为我们从输入大师(编程语言)变成了提示大师(人工智能协调者)。”
他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开发人员,但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工作流程。工程师们将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根据提示和指令生成代码,而不是费力地编写每一行代码。在这个新模式下,开发人员将专注于指导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手动编程计算机。通过提示表达他们的需求,工程师将允许人工智能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设计和解决问题等更高级别的任务。
尽管前景光明,但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仍存在重大局限性,尤其是记忆力。斯科特承认,如今的人工智能助手“事务性太强”,这意味着它们很难回忆起过去的互动,也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用户的偏好。
不过,他认为这只是暂时的问题。斯科特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工具将通过从之前的互动中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情境感知的帮助。
“在代理拥有记忆的地方,记忆能力是有限的,”首席技术官说。“明年记忆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整个行业都在争论人工智能在编程中的作用。最近,IBM 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在 SXSW 大会上发表了更为慎重的看法。Krishna 认为人工智能将提高生产力,而不是直接取代程序员。他估计人工智能将处理大约 20% 到 30% 的编码任务,但强调其在应对更复杂挑战方面的局限性。
“如果你能用同样数量的人多写出 30% 的代码,那么你写的代码是会增多还是减少?” Krishna 反问道,他认为提高效率将刺激创新和市场增长,而不是导致失业。
Salesforce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 (Marc Benioff) 同意克里希纳的观点,即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重新培训员工。贝尼奥夫表示,由于人工智能工具提高了生产率,他的公司可能会在 2025 年停止聘请传统工程师,但他强调,人类专业知识在与这些技术合作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Anthropic 首席执行官 Dario Amodei 也给出了与 Scott 类似的预测,但时间线要激进得多。他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在六个月内生成高达 90% 的代码——这一速度凸显了这些工具的进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