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某院士表示某款插混车的后排地板是纯平的,就错误的认为其核心技术仍然是增程,并得出“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结论,闹出大乌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到底插混和增程谁才是未来呢?

其实这件事早有定论,在23年的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另一位欧阳院士就早对此事进行了评价,他认为相比增程混动,插混技术可以采用串联、并联或者混联方式,发动机可以供电也可以直驱,动力的选择性更多,因此,油耗更低、工况更好,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欧阳院士是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权威专家,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发言可信度自然更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相信很多朋友都体验过比亚迪的DM-i技术,对插混技术的表现有目共睹。首先从研发层面来说,增程技术并非什么新技术,研发门槛非常低,而且布局非常单一。而插混拥因为存在多重模式,研发过程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加复杂,对车企研发实力要求较高,还需要企业具备燃油汽车的生产资质。所以众多新造车势力并不具备插混技术的研发实力,往往会选择简单粗暴的增程模式。
其次,在日常续航和油耗上,插混技术不仅拥有增程的续航优势,同时在兼顾了日系油电混动技术的灵活性,在传动效率上的表现更好。如果在城市道路中,插混可以选择电驱模式,而在高速模式下,插混可以选择发动机直驱模式,省去了发电造成的能量损失,燃油经济性表现更好。

此外,在日常驾驶的动力上,插混带来的动力输出同样有着显著优势。尤起是在一些需要超车或者急加速的情况下,插混甚至可以采用电机、发动机并联驱动的模式,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而增程则只能采用电机驱动模式,在一些高速急加速时,往往会出现动力不够的情况,超车存在一定的风险。
综合来看,虽然增程式被众多新能源车企选择,但并非长久之计,而插混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的表现,绝非增程可比。如今,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车企的插混技术被众多消费者采纳,足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