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雷克萨斯凭借稳定的质量和高保值率,成为国内豪华车市场的“低调赢家”。然而,关于其“动力不足”的争议始终存在。甚至有网友调侃:“开雷克萨斯的人,早已看淡了超车的欲望。”这背后究竟是技术短板,还是品牌有意为之的选择?

一、动力参数“垫底”?数据对比揭开真相
以雷克萨斯部分热门车型为例,其动力表现确实与竞品存在差距。
- 雷克萨斯ES200: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仅127kW,百公里加速需11秒以上,而同价位的奥迪A4L 40TFSI(2.0T)车型,最大功率达140kW,百公里加速仅需8.2秒。
- 雷克萨斯RC: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80kW,百公里加速7.5秒,对比宝马4系同排量车型(5.8秒),差距明显。
关键原因在于动力系统的技术路线:雷克萨斯长期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混动系统,而竞品普遍采用涡轮增压技术。例如,ES300h混动版虽省油,但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更注重热效率而非爆发力,导致加速性能偏弱。

二、是技术保守,还是有意“阉割”?
1. 可靠性优先,牺牲动力激进性
雷克萨斯的动力调校偏向平顺性和耐久性。例如,其8AT变速箱换挡逻辑以舒适为主,降挡响应较慢,避免频繁激烈驾驶对零部件的损耗。这种设计虽降低了故障率,却让驾驶者感觉“踩油门像踩棉花”。
2. 市场定位差异
雷克萨斯的目标用户多为注重舒适性和品牌调性的群体。调查显示,70%的ES车主认为“动力足够日常使用”,而追求操控的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宝马或奔驰。品牌方甚至直言:“我们不需要用加速数据讨好所有人。”
3. 成本控制与政策博弈
在排放法规趋严的背景下,雷克萨斯通过混动系统降低油耗(如ES300h综合油耗仅4.8L/100km),但混动车型的电机功率有限,难以兼顾爆发力。此外,进口身份导致其未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高功率版本,进一步拉大与国产竞品的差距。

三、用户吐槽背后,是需求升级的缩影
随着年轻消费者崛起,动力性能成为豪华车的重要卖点。
- 竞品技术碾压:奥迪的quattro、宝马的B48发动机、奔驰的48V轻混,均在动力响应上占据优势。
- 电动化冲击:国产新势力车型(如蔚来ET7)的零百加速已进入3秒级,反观雷克萨斯纯电车型RZ 350e仍需7.5秒,被网友吐槽“电动化了个寂寞”。
有车主坦言:“买雷克萨斯时就知道动力弱,但没想到高速超车时连货车都追不上。”这种落差感,正是争议的根源。

四、雷克萨斯的“反击”与隐忧
面对质疑,雷克萨斯近年来尝试转型:
- 推出F Sport车型:如新款RZ 550e F Sport,通过升级电机将零百加速缩短至4.5秒,并加入模拟声浪和手动换挡模式,试图吸引年轻用户。
- 强化混动技术:新一代混动系统通过优化电池温控和能量回收,提升综合效率。
然而,其电子系统频繁召回(如2025年GX车型因仪表故障召回)暴露出智能化短板,加之纯电车型销量低迷,品牌亟需在“保守”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结语:动力差的标签,能否被时间冲淡?
雷克萨斯的“动力争议”,本质是市场分化与用户需求变迁的缩影。对追求“佛系驾驶”的用户而言,平顺省油、质量稳定仍是核心竞争力;但对性能爱好者来说,这份“淡定”却成了无法忽视的硬伤。未来,随着电动化进程加速,雷克萨斯能否凭借技术革新撕掉标签,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