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真的来了!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京东表示,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外卖”的追求,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京东外卖的正式启动,也意味着外卖市场和电商市场在2025年也都面临着更大的变化。
实际上,京东外卖推出的背后,无心插柳了多年!
早在2015年,京东就推出了“京东到家”服务,主要聚焦于买菜市场;随后2016年,京东与达达合并,进一步强化了京东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能力,为日后的外卖业务奠定了坚实的物流基础。
2022年6月,时任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辛利军曾表示,京东已经考虑和研究推出按需外卖服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这将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人才团队”。到了2023年8月,达达集团全面接入京东小时购系统,实现全国4000个仓储网点与550万零售终端的数据贯通。
步入2024年,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5月京东APP上线“秒送”频道,并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通过“9.9元免配送费享瑞幸咖啡”等优惠活动,致力于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
到了2025年2月,京东外卖强势来袭,进军外卖市场,试图通过低佣金甚至0佣金吸引商家,标志着其正式向外卖领域发起挑战。
从电商零售,到京东外卖介入本地生活服务,这是美团从外卖进入零售的反向路径。而且,通过外卖物流网络介入即时零售,进一步提升本地生活之外的电商份额,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很高的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2024年3月,美团闪购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即时零售消费电子行业白皮书》显示,过去3年,消费电子品类在即时零售市场获得了高速增长。预计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5%,2026年即时零售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将超千亿。
当时,美团闪购专卖店数码家电品类负责人表示,即时零售已经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购买消费电子商品时,也越来越愿意选择即时零售,而且拥抱即时零售的3C家电品牌及商家,正逐渐从手机、电脑等商品,往两头延展破圈:一头是中小家电甚至小配件,另一头是大型家电,商品品类“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要知道,消费电子商品可以是当年京东起家的重要品类,而美团闪购的快速发展也成了美团在外卖之外介入电商业务的一个重要缩影。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0月美团在其“2024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宣布,加速闪电仓的布局,现有3万个闪电仓,预计2027年扩充到10万个。依靠千万骑手和越来越多的闪电仓,美团的配送品类,已经从外卖,逐步过渡到成人用品、水果、饮品,然后是日常用品的生鲜、酒水、手机、服装等等,服务的客群规模也从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逐步向下沉市场拓展。
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然直接触及到了京东的传统电商的利益和战略站位。
与此同时,外卖业务上,美团的市场份额基本稳稳的站在行业第一。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的报告显示,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67.4%,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为29.6%,这两家几乎垄断了“外卖”的全部市场份额。此前,抖音、滴滴等平台此前曾尝试切入,但因履约等各种原因,都没有带来太大实质性的影响。
此次,京东外卖正式对外招募,不仅仅是一次对外卖平台进军电商业务的反击,也是自身不断深耕的重要的战略进攻。京东选择加大对外卖业务的投入,意在将其打造为即时零售生态的“核心入口”。
一定意义上,通过提供高频次的外卖服务,京东期望能够带动生鲜、3C等核心商品类别的商品交易总额实现增长,打破营收增长缓慢的瓶颈,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市场地位。
显然,2025年电商市场依然有很多变量出现。
除了此次京东外卖的正式推出,春节前夕,微信小店 “送礼物” 功能再次更新,微信群蓝包正式上线。用户可在群聊中选择 “礼物”,于微信小店购买商品后赠送,可选择礼物份数,未被收下的礼物 24 小时后自动退款,群友点击收取后填写收件地址,将以快递形式获得礼物。
微信群蓝包的上线,也意味着腾讯在电商市场“水到渠成”进入发力阶段,也成为电商市场的潜在变量。
可以预见的是,“卷”将依然是电商市场2025年的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