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卷”加剧之际,解放迎来转型发展“阵痛期”。
最近发布的2025年Q1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一汽解放营业收入为143.41亿元,同比下降24.60%;净利润为0.29亿元,同比下降83.42%;经营现金流为4.12亿元,同比下降64.81%。一汽解放遭遇营收和净利润“双下降”,尤其是净利润大幅下降,再加上经营现金流同样表现不佳,整体发展高度承压。
早前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也显示出一汽解放的“挣扎”。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营业收入为585.81亿元,同比下降8.93%;净利润为6.22亿元,同比下降22.78%;经营现金流为-58.50亿元,同比下降243.05%,各项数据均不尽人意。另外,2022年-2024年,一汽解放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显示其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同属商用车行业的中国重汽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50.62亿元,同比增长11.19%;净利润为58.58亿元,同比增长10.16%;经营现金流为100.87亿元,同比下降11.27%,同样受到行业“内卷”影响,压力较一汽解放稍好,这也和中国重汽的销量结构具有重要关系。
根据中国重汽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中国重汽共计销售重卡24.34万辆,同比增长7.2%,其中国内销售重卡10.94万辆,同比增长12.8%;国外销售重卡13.40万辆,同比增长3.1%。国内重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不断摊薄的大背景下,中国重汽超过一半的重卡卖到了利润率更高的海外,这也使得中国重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保证。
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一汽解放高度承压
作为中重卡行业头部企业,一汽解放的核心业务市场表现并不算差。
从近五年销量数据来看,2020年一汽解放中重卡销量为39.45万辆,同比增长38.69%,销量位居行业第一;2021年中重卡销量为37.34万辆,同比下降5.34%,销量仍位居行业第一;2022年尽管一汽解放中重卡销量跌至14.04万辆,告别了销量第一的宝座,但2023年和2024年,一汽解放又快速反弹,恢复到了年销20万辆以上的规模。
2025年一季度,一汽解放中重卡销量为6.19万辆,同比下降6.26%,相比行业大盘降幅稍稍高了一点点,但总体比较稳定。另外,从一汽解放整体销量来看,一季度销量为7.51万辆,同比下降4.28%,考虑到商用车行业整体大环境不佳,这个表现也算是比较稳定。
市场表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一汽解放经营状况却高度承压,问题出在了哪里?归根到底还是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一汽解放不得不以更高的代价来应对竞争,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从官方报告可以看到,2024年一汽解放的毛利润为6.27%,减少了1.38个百分点;到了2025年一季度,一汽解放的毛利润已经只有3.79%,相比2024年同期又减少了1.55个百分点。
从2024年年报可以发现,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整体销量为25.11万辆,同比增长3.90%,但营业收入却下降到了585.81亿元,由此可以推断“内卷”之下一汽解放的单车销售价格在下降。另外,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的销售费用为12.73亿元,同比增长15.31%,营收下降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却在增加,这也导致了一汽解放的净利润进一步下降。
2025年一季度,为了保证盈利能力,一汽解放努力降成本,实现了营业成本的较大幅度下降,但因为营业收入同样大幅下降,毛利率不升反降。同时,尽管一汽解放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从占比来看,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为1.55%,相比同期的1.24%其实是有所提升;研发费用占比为2.83%,相比同期的2.87%基本相当,这也使得一汽解放的经营不得不承担更大压力。
不过在“内卷”加剧的情况下,一汽解放仍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这并不是坏事情,反而证明一汽解放注重研发。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一汽解放打造可持续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不断恶化、主流重卡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再加上关税等影响,以往比较挣钱的海外业务,也开始面临压力。一汽解放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主营业务的海外营收为22.67亿元,同比增长22.12%,但营业成本却增加了24.66%,导致其毛利率减少了1.81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应收账款增加严重影响了一汽解放的经营现金流。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一汽解放应收账款为70.67亿元,较期初的23.43亿元增加了47.24亿元;截止2025年3月31日,一汽解放应收账款达到79.98亿元,较2024年末的70.67亿元,又增加了9.31亿元,这需要引起一汽解放的重视。
根据公开资料,2024年上汽红岩破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收账款较高,压垮了上汽红岩的“现金流”。如今,一汽解放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大降的情况下,同样面临着应收账款较高、经营现金流紧张的问题,需要尽早防范和化解,从而提高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
锚定新能源和国际化,一汽解放加速转型
经营严重承压之下,一汽解放并没有“躺平”,而是锚定新能源和国际化,坚决进行转型,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
这也是行业的机会所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尤其是新能源重卡,2025年3月终端销量已经超过1.5万辆,同比增长183.2%,渗透率超过20%,迎来了爆发式发展。
与此同时,海外出口依然是中国商用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 3月,商用车国内销量为80.9万辆,同比下降1.2%;商用车出口为24.2万辆,同比增长13.1%,出口已经成为带动中国商用车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布局来看,一汽解放早在2021年便发布了“15333”新能源战略,并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将从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全面发力,目标到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实现新能源整车销量12万辆、32万辆和50万辆。
目前,在“15333”新能源战略的指引下,一汽解放已经实现了核心三电系统自主自研,并建立了五大新能源生产基地,具备了年产10万台的水平。“不论燃电,还是纯电、混动,都已经量产并大批量投放市场,技术路线非常成熟。” 在一汽解放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时任一汽解放副总经理季一志透露了一汽解放新能源产品的发展现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汽解放在经营承压的情况下持续深耕新能源市场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销量达到1.59万辆, 同比增长121%,头部品牌增速第一。同时,2025年一季度终端数据显示,一汽解放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为3923辆,同比增长551%,位居新能源重卡行业第四,已经从早前的不入流跻身到行业前列。
国际市场,此前一直是一汽解放较为薄弱的市场,也是面对直接竞争对手时最为明显的弱点。不过从2021年开始,一汽解放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发力海外市场,到2024年一汽解放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一汽解放国际公司,收购了一汽非洲投资有限公司,并发布了“SPRINT2030”国际化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要达到18万辆。
国际化浪潮下,一汽解放加速全球化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加大了海外投入,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就紧张的现金流,不过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年报显示,一汽解放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东欧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有超百家核心经销商,190家服务商,形成了比较成体系的全球销售网络。
除此之外,海外销量的增长,也让一汽解放的海外投入凸显出了价值。根据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一汽解放海外出口达到5.7万辆,同比增长27.40%,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对比2020年的海外出口0.6万辆,一汽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客观来讲,行业“内卷”之下,重卡“价格战”愈演愈烈,一汽解放一方面要稳固传统市场,另一方面要做好新能源和国际化,经营压力大显而易见。但从长远来看,这又是“大象转身”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短期来看,一汽解放必然要承压前行。
从当下来看,考虑到商用车市场仍处于国内存量竞争与海外增量竞争并存的阶段,市场风险较大,再加上当前一汽解放应收账款较高、经营现金流紧张,去年定向增发的20亿元可能并不足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所以,一汽解放承压前行之际,务必要做好多种风险预案,以保证顺利发展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