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级轿车细分市场一直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
长久以来,这个细分市场一直是燃油车独大的局面,即便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纯电车型在此价位段也始终表现平平。
正是看到了这一具有较大潜力的市场空间,上汽荣威品牌在2025上海车展上推出了10万级的纯电轿车荣威D6。
在荣威品牌事业部内容中心总监翁仁杰看来,荣威D6拥有A+级三厢车的尺寸、续航里程达到520公里,有智舱,有智驾,这样的一款产品价格定在10万元级,绝对称得上荣威的拳头产品。
他甚至用“上汽和荣威的领导层‘心都在滴血’”来表达这款车的诚意。
以技术硬实力 撑起产品底气
荣威品牌在经历了2024年上半年销量低谷后,下半年重回正轨,销量持续攀升,此时推出荣威D6,势必会进一步带动荣威品牌继续高歌猛进。
对于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荣威品牌有清晰的思考。
翁仁杰表示:“现在的时代,可能酒香也怕巷子深了,所以我们希望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后,再谈如何扭亏为盈。”
对这款车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D6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填补了10万级纯电三厢轿车的“空白”。
他解释道,这个价位中很难找到一款真正To C且卖得好的纯电产品,例如小鹏MONA03销量很好,但是要到12万元以上;再例如吉利星愿,其主销车型在8万元左右,且是两厢车,车长仅4.1米。
而荣威D6之所以被称为拳头产品,一方面是以10万元价位杀进纯电三厢车市场,另一方面,该车在技术层面展现出的实力,成为其能成功的重要底气。
翁仁杰讲述,在国内自主车企中,能掌握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纯电技术,同时还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正向研发的车企,除了上汽集团以外,找不到第二家。特别是发动机、变速箱,更是接近一流合资品牌的水平。
这意味着荣威D6在核心技术上无需依赖外部供应商,完全能够自主掌控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也能让荣威D6在同级别车型中迅速脱颖而出。
在电池技术方面,荣威D6采用中高端车常见的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它对车企的技术功底要求极高,需要在车辆架构设计阶段就进行整体规划。
运用这一技术,荣威D6巧妙地解决了纯电轿车底盘因电池导致的空间受限问题,使车内尤其是第二排拥有宽敞的乘坐空间,同时还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荣威D6搭载的立式电芯采用了软连接,相较于硬连接,在碰撞或挤压时,能更好地保障电池安全,降低热失控的风险。
谈到此,翁仁杰还提到前段时间荣威在央视新闻上邀请撒贝宁共同进行了针对底盘和电池的严苛挑战。
他讲述,实验过程中,荣威将车辆先刮底,再开进水池中,并行至高于国标5倍的50公分水深处,反复进、出两次后开门查看,车内舱完全没有进水迹象,电池和底盘也依旧完好。
随后,荣威将电池包取出,让50吨重的卡车从电池上面碾压过去,随后测试其气密性依然完好。
荣威D6搭载的另一项黑科技是一体式热管理系统。这项技术整合了车内外空气温度、空调、电机、电池以及热泵等多个发热和需要热管理的部件。
在寒冷环境下,它能迅速为电池预热,确保电池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而当电池在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发热时,它又能及时为电池散热。
通过一体式集成管理系统,车辆的电池可以被保持在一个比较高效且安全的工作温度区间。
在荣威零自燃电池和一体式集成管理系统的加持下,荣威D6以9.125kWh/100km的超低电耗成绩,斩获“驾驶量产纯电轿车通过青藏公路能耗最低”吉尼斯世界纪录,合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不到3分钱,相当于油车一箱油的费用就够荣威纯电D6行驶一整年。
以精准市场定位 直击用户痛点
在与翁仁杰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荣威D6具有爆款潜质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在市场定位上精准地抓住了目标用户的痛点。
他透露,经过市场调研,荣威发现10万级左右的三厢轿车市场存在着明显的需求空白。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不断提高,但在这个价位段,能成为绝对优秀的纯电产品却寥寥无几。
而那些对价格敏感、注重用车成本的家庭用户,在购车时往往面临两难选择:要么选择价格较高的车型,但会超出预算;要么选择两厢车,牺牲后备箱空间。荣威D6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车辆的空间至关重要。荣威D6拥有718升的巨大复式后备箱,这一空间优势在同级别车型中十分突出,无论是一家人外出旅游,还是日常搬家,都能轻松应对。值得一提的是,复式后备箱设计对于日常用车可谓非常贴心,私密物品可以放在下层,常用物品放在上层,这种空间设计分类存放且方便取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
续航焦虑是用户日常用车中最大的痛点,荣威D6的续航里程可达520公里,对于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的用户来说,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如今,随着混动车型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一个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问题逐渐显现,那就是由于大部分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较短,反而会增加续航焦虑。
从这个角度来看,10万级的荣威D6所拥有的长续航能力,让用户在日常通勤中减少充电频次,大大缓解里程焦虑。
在介绍这款车的续航里程时,翁仁杰略带得意神情地表示,在实际测试中,荣威D6曾经跑出了565公里的续航成绩,妥妥的反向虚标。
对于在产品定义阶段,优先寻找用户需求还是优先确定选择何种储备技术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翁仁杰直言,最近两年,上汽集团已经迅速做出较大转变。
在对荣威D6进行产品定义时,团队首先研究市场和用户需求,然后再进行产业设计和研发。目前的主销车型配置,均是为满足用户最基础的用车需求。
他还谈到,前一段时间上汽集团把研发总院、海外市场、零束科技等过去单独的主体全部融合进上汽大乘用车板块,就是为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定义和产品研发。
用价格与平权策略 展现高性价比诚意
科技平权是今年被汽车行业频繁提及的热词,荣威D6的发布会上同样也强调这一理念。但在翁仁杰看来,荣威对于“平权”的底层逻辑与其它厂商略有不同。
他坦言,荣威的平权其实是包括把一体式的热管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等原来只出现在中高端车型上的技术,下放到其十万以内的车型上,从而达到技术下放的“平权”,而不是如某些车企那样,做配置简化、品质降低,或是在文字上偷换概念,从而实现所谓的“平权”。
除了前文提到的两个黑科技以外,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一口价11.98万元的荣威D6顶配车型拥有L2+级辅助驾驶功能,对于用户日常最关心的智能泊车功能以及高速NOA功能,它都可实现。
之所以强调顶配车型,是因为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车型仅一款顶配车型搭载。对此,翁仁杰解释道,由于荣威D6的定位是国民电动家轿,荣威希望通过这款车,把用户日常每天一定要用到的功能做到极致“平权”,让这辆车的性价比足够高,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其第一辆车的期待,亦或是满足想一步到位的家庭用户对一辆车的期待。
同时他补充道,对于预算充足,并对智驾、智舱有一定需求的用户,可以选择荣威D6顶配车型;如果预算在10万元以内,并希望买到一款各方面比较全面的产品,荣威D6的中配车型同样是非常好的选择。
基于以上各项“不该出现在10万级”车上的黑科技于一身,荣威D6在定价策略上瞄准10万元左右价格带,在保证车辆品质和性能的前提下,做到了绝对的价格亲民。
对于荣威D6的价格与“平权”问题,翁仁杰开玩笑称,为了做到极致“平权”,如此定价让上汽和荣威的领导层“心在滴血”,但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低价格策略,让更多用户先体验到这款优秀的电动产品,积累口碑,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