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丰田中国与金山区和上海湾区高新区签约,丰田独资建厂的雷克萨斯项目在这个上海最年轻的市级工业区正式开启“掘金”之路。金山为何能成为丰田转型纯电动车型的“风水宝地”,雷卡萨斯国产化能否让远郊金山实现腾飞,丰田能在这里实现“不止再造一个特斯拉”的宏愿吗?利好消息背后,转型升级仍需时间作答。大家都在翘首期待,一个新的上海速度的诞生。
代表丰田汽车的日方采购部长向中国企业介绍雷克萨斯的供应商标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车身零件采购部部长加藤龙一全程用中文发言,他介绍:“丰田在积极调整产业和供应链布局,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包括引入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新供应商。丰田将通过联合研发、过程管理等方式 ,帮助新供应商提高协同创新,精益管理能力。”
外国车企奉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对国内产业上下游企业来说,这是生意越做越大的机会。会前,来自本土和长三角供应链企业的负责人纷纷与加藤部长加微信,这位来自日本的高管随身带着的名片在几分钟内就全部交换完了。
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头部企业,2019年他们就已经成为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一级供应商,手握和多家外资企业合作经历的筹码,让他们对拿下雷克萨斯的订单信心满满。副总经理高国环表示,通过与不同企业合作,公司可以提升自己的实力。产品的转型,新技术的引进,也是对企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货,响应更快、成本也更低,相信以公司的实力,能获得雷克萨斯的亲睐。
金山在上海的西南门户,雷卡萨斯选址的核心区30公里、同城拓展区60公里、以及长三角120公里辐射区,都是汽车产业链的同心圆区域。不少长三角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开始奔赴金山。
来自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经理张建平告诉记者,过去是等待式做生意,现在要变成主动出击。从宁波到金山只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通勤很方便,现在有了这个市场,他相信一起“卷”起来会更好玩。
记者来到位于湾区高新技术区的丰田工厂选址地块,从空中俯瞰,土地平整的设备正在繁忙运作中,大片用地已经处于平整后的状态。这里距离金山铁路金山园区站仅几分钟车程,西面是亭卫公路,东边是沈海高速,交通十分便捷。整个项目的用地面积几乎是特斯拉的一倍还多。金山区已经在提前谋划周边配套设施,争取让雷克萨斯员工“拎包就可以入住”。
按照2027年投产的时间规划,从建设工厂到产品下线,雷克萨斯都需要抢工期、赶进度。也有人说,雷克萨斯可以循着特斯拉的经验“过河”。但实际上,金山已经瞄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级产业园的目标,随时准备着创造新的上海速度。
据了解,投产后雷克萨斯的中国本土零部件使用率要达到95%以上,提前梳理和规划产业链布局箭在弦上。业内有句俗话——开不坏的丰田,这可能是对雷克萨斯匠心精神和精益生产的最直白概括。眼下,金山区已有159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其中96家是规模以上企业。提前筛选出一份满足条件的供应链企业名单,就能让雷克萨斯尽早选择、提前验产,节约宝贵时间。
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喜军介绍,公司已经梳理了一份“长名单”和“短名单”,与丰田公司进行深入探讨。 “长名单”囊括了长三角地区的各类汽车供应链企业,“短名单”则集中在金山区甚至就在湾区高新区的企业。这份名单已经作了两轮筛选,丰田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颠覆了过去认知,他们不是单纯关注技术、产能,而是全方位的挑选:供应链的安全,能不能及时供货,是否有自主研发能力,整个生产环境对安全环保的影响等,都在考虑之列。
距离雷克萨斯新厂车程仅十分钟的金山吕巷,被誉为全国的“汽车后视镜之乡”,占据全国市场三成以上的后视镜产量。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家吕巷汽车零配件公司,之前已经服务于大众、雷诺、一汽、比亚迪等公司,每年能生产七八百万件车用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