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奔驰汽车 > 200元!OPPO这外挂镜头有点意思,能超越“超大杯”?

200元!OPPO这外挂镜头有点意思,能超越“超大杯”?

发布时间:2025-04-24 14:12:35 发布用户: 1873603655

现如今,手机的体积,显然已成为了影像能力的短板。

自从我们进入大底主摄+潜望长焦时代以后,手机背后的“奥利奥”大圆凸起已经成了新的标志性设计。

受限于机身厚度与重量,手机厂商在传感器尺寸、镜头焦段等方面的升级空间已经捉襟见肘,一英寸的主摄、两亿像素长焦,似乎再精细的堆叠也没有办法塞进更多的东西,手机影像技术的军备竞赛已逼近物理极限。

真的吗?


(图源:vivo)

手机厂商们似乎并不这么觉得,既然内部空间有限,为了塞进更多、更大底的影像配置,他们开始向着外部的空间扩展。

正因如此,外挂镜头似乎成为了今年影像旗舰的共同语言。

在3月份的MWC上,小米展示了一款名为小米模块化光学系统的概念产品;同样在这次展会上,真我展出了一款可以更换镜头的概念机,可将单反相机镜头安装至概念机上,最近,vivo又为即将发布的X200 Ultra准备了一颗酷似“巨炮”的外挂镜头,将手机影像卷到了外设战场。

这些尝试都很有趣,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要么卖得太贵,要么就是一个概念,咱们普通消费者是根本不用指望能摸到这些东西。

幸好,外挂镜头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智能手机发布、数码相机衰落的那段时间,就有无数厂商进行过类似的跨界尝试,如果愿意把时间往前倒转的话,类似的产品我们还是可以接触到的。


(图源:雷科技自制)

比如说,我最近花了两百块拿下的这款OPPO外挂镜头相机,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诞生14年的手机外挂镜头
如果想了解“外挂镜头”的起源,那我们需要追溯到2011年。

2011年,一家名为Olloclip的配件公司为iPhone推出了首款手机外挂镜头,这个品类就此诞生。

尽管由于时间久远,且技术门槛不怎么高,小雷实在无法求证Olloclip这种自卖自夸的“首创”是否属实。但可以肯定的是,Olloclip对手机外挂镜头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源:Olloclip)

当然了,这并不是相机,只是一个建立在原先产品基础上的镜头罢了。

而且和今年的外挂镜头主打“滤镜”或者“长焦”不同,当时,主流旗舰手机的影像传感器尺寸还集中在1/2.3-1/3 英寸之间,因此这类外挂镜头主要是用来实现鱼眼、广角和微距拍摄等趣味应用的。

实际拍摄效果,自然也就图一乐。


(图源:theregister)

而正经八百的外挂镜头相机,应该是索尼第一个做的。

2013年,索尼推出了两个配合手机的外挂镜头相机,分别名为QX-10和QX-100,前者搭载1820万像素的1/2.3英寸传感器,后者则采用2020万像素的一英寸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手机背面,再通过NFC与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并控制拍摄。


(图源:索尼)

次年,索尼更是趁热打铁,推出了QX-1与QX-30,前者将传感器提升到了2010万像素的APS-C传感器,支持更换索尼 E 卡口镜头,后者则获得了30倍超长光学变焦,同时还支持1080P 60帧规格的视频录制。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索尼QX系列的外挂镜头只支持2.4GHz的Wi-Fi连接。

传输速率较低,导致取景窗存在明显延迟,更麻烦的是,控制与拍摄界面还存在一定的操作延迟,让整个使用体验变得不够流畅,这对于摄影来说简直是不可忍受的。

此后,柯达也曾试着去涉足这个领域,推出了柯达SL10、SL25等一系列产品,但是始终反响平平。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备2018023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