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6320万台,同比增长4.9%,结束了连续多个季度的低迷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三大因素:Windows 10系统将于10月终止支持推动换机潮、端侧AI应用需求爆发,以及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提前备货。从品牌格局来看,联想以1520万台出货量(24.1%份额)蝉联第一,惠普(1280万台)、戴尔(960万台)分列二三位,苹果(550万台)和华硕(400万台)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头部品牌普遍增长,中小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3.6%,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品牌表现分化:联想领跑,苹果增速亮眼
联想凭借完善的供应链和商务市场优势,出货量同比增长5.6%,持续扩大对惠普的领先优势。惠普虽保持第二,但增长主要依赖消费端,其商用市场面临戴尔的激烈竞争。戴尔本季度表现稳健,得益于企业客户对AI PC的早期采购,但IDC指出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可能成为关税政策下的风险点。苹果则成为最大黑马,出货量同比增长12%,M3芯片MacBook系列和AI生态布局显著拉动需求。华硕凭借电竞本和创作者PC细分市场稳居第五,但6.3%的份额与前三名差距明显,反映中高端市场的固化趋势。
增长动力:Win10换机与AI PC竞赛白热化
本季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Windows 10支持终止的倒计时效应。企业用户为避免安全风险加速升级至Win11设备,带动商用PC出货量环比增长15%。与此同时,各品牌纷纷押注端侧AI:联想推出首款搭载NPU的Yoga AI Book,惠普发布“AI Ready”商用笔记本系列,戴尔则与英伟达合作强化工作站AI算力。IDC认为,尽管当前AI PC功能仍以本地化文生图、语音助手为主,但厂商的激进营销已成功刺激消费者换机意愿,预计2025年AI PC渗透率将突破30%。
关税阴影下的市场隐忧
尽管Q1未受美国新关税直接影响,但IDC警告称,供应链已出现“提前囤货”迹象。部分品牌将订单前移以避免下半年可能的成本上涨,这可能导致Q2-Q3需求被透支。此外,戴尔、惠普等美国品牌正评估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而联想因全球化布局更具韧性。分析师Ryan Reith指出,企业IT支出决策可能因关税不确定性推迟,或使2025年全年增长率从预期的6%下调至4%-5%。
展望:AI与成本控制的平衡战
短期来看,Win10换机潮和AI概念仍将支撑PC市场增长,但厂商需警惕关税导致的成本压力传导至终端售价。头部品牌中,联想和苹果凭借垂直整合能力占据优势;惠普、戴尔则需在AI技术落地与供应链调整间找到平衡。对于中小厂商而言,专注细分市场(如游戏本、移动工作站)或成为生存关键。2025年PC市场的真正考验,或许将在关税政策明朗后的下半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