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
1月30日特斯拉召开24Q4业绩会,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量产预期至几千-1万台,原先这一数值仅数千台。
正如马斯克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拐点上,2025年有望成为特斯拉的关键年。
▍量产进度时间表
会议还提到,因为人形机器人大约有1000倍更多的用途和复杂的任务,Optimus训练算力需求可能至少是汽车的10倍,特斯拉需要负担得起大量的训练计算,继续在德克萨斯州总部投资培训基础设施,训练Optimus完成足够的任务,达到足够多样化的有效角色,以适应人类不同工种和角色的选择,匹配Optimus机器人所需的产出。
虽然马斯克也表示,Optimus准确的量产时间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正如马斯克所说:“因为对我们来说,它不像一列火车准时到站。我们是在设计这列火车、车站并且实时修建轨道。”但是特斯拉依然公布了大致的量产时间线,其计划2025年在特斯拉内部建造约1万台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工厂使用中的这些Optimus将为第二代生产设计提供反馈,预计2026年初或者中期将推出生产设计阶段2.0的版本。2026下半年会给外部公司提供人形机器人,也就是马斯克所说,目标是加速Optimus的生产,Optimus可能是历史上加速最快的生产速度,理想情况下每年增加一个数量级。
在制造难点上,特斯拉强调,Optimus是一个全新的供应链,是完全新的技术,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以使用。特斯拉已经在Optimus项目中竭尽全力地尝试使用现有的电机、执行器、传感器,但没有任何一个能够适用于类人机器人。为此,其团队正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设计一切部件以使其适用于类人机器人。但如何将最初的原型设计变得可以制造出来,并且能高效生产,确保产品可靠、低成本、一致性好、不容易损坏,而这一切比原型设计要困难100倍。
在产能节奏上,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表示,2025年将是特斯拉的一个关键年。Optimus目前仍处于生产阶段1.0,特斯拉还正在建设第三个工厂,尽快提高固定电池存储的产量。按照马斯克预计,同新能源车类似,目前初期每条生产线爬坡完成后满产能达到1000台/月,设计目标是1万台/月。由于Optimus的整体质量和复杂性远低于汽车,因此,如果顺利进入生产2.0阶段,Optimus的产能应该能达到1万台/月,甚至10万台/月。而当产量达到与Model Y类似的水平,也就是Optimus每年达到100w台的稳定生产状态,此时公摊成本将低于2万美元,只有原先的一半左右。
在应用上,马斯克预计主要将Optimus用在特斯拉内部,希望Optimus能轻松地在特斯拉工厂中使用几千个类人机器人来处理最无聊、最麻烦的任务,初期Optimus会去做一些事情时最容易应用的场景,比如为车身生产线装料、金属搬运等任务,最终实现改进循环。
特斯拉依然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早期带来的市场估值比较低,但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将实现指数级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训练的成本也会急剧下降,人类将负担得起大量的训练计算,Optimus有潜力带来超过10万亿美元收入的机会,那时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特斯拉价值中压倒性部分,那时即便价格很高,需求也不会成为问题,价格也将由市场需求决定。
得益于特斯拉最新量产进度消息推动,同时国内宇树科技等本体厂商已实现运控、软硬件、场景探索的逐步优化甚至全球领先,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上多家企业市场反馈良好,本文盘点了部分核心企业的调研进展。
▍丰立智能
近期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累计接待237家机构集中调研。其主要从事齿轮、精密减速器及零部件、轻量化气动工具等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近年来,丰立智能对迅速发展的机器人产业保持关注,并已开发相关产品,实现了小批量出货。公司的产品包括用于机器人关节和手模组的伞齿、圆柱齿和粉末齿,以及用于旋转执行器的谐波和行星减速器。公司还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合研发,以技术积累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丰立智能对多个涉及机器人业务的问题进行回应。公司表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公司生产小模数齿轮、精密减速器等产品符合智能时代所需,比如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关节等所需的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小微型减速器等产品。公司2023年至2024年主要投向是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业务。
在合作披露上,丰立智能表示已经于2023年下半年与星动纪元合作,至今已是深度合作关系。星动纪元是具身智能领域首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新星公司之一,目前已为国内外头部企业供应五指灵巧手。
据了解,丰立智能的前期募集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足以满足当前的产能需求。根据订单和未来规划,公司计划在明年继续投入约1.5亿用于设备的采购,以保障产能和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同时,公司已在越南设立了子公司,并已租赁好厂房,目前正在装修场地。计划于2025年初设备进场并启动生产。
▍五洲新春
近期关注度较高还有五洲新春,五洲新春是一家专注于轴承及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在行业内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公司传统主业为轴承产品和套圈,主要供应给舍弗勒、斯凯孚等全球知名轴承企业,业务发展平稳。公司表示,丝杠产品是公司基于轴承产品的技术延伸,公司以高端行星滚柱丝杠产品为切入点的各类丝杠产品,为机器人直线执行器、灵巧手提供部件或者成套产品。在电机驱动代替液压驱动的趋势下,丝杠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非常大,公司为此专门组建“线控传动事业部”,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丝杠及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业务。
此前,在2024年半年报中,五洲新春提到,公司将具身智能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杆列为重点研发产品,已陆续开发出灵巧手微型丝杠、线性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新产品,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新业务打下基础。但2024年公司丝杠产品(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累计开票收入含税金额为680万,仅占2023年总收入0.22%。
丝杠与轴承具有技术同源性,五洲新春在轴承业务有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因此公司在丝杠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丝杠产品与轴承产品技术同源,主要门槛在于对材料的认知理解、对热处理工艺的理解、内螺纹精加工环节等方面,五洲新春具备仿真设计、毛坯净成型、可控气氛热处理、精密磨加工四大核心技术,从材料到成品流程上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技术。
目前公司计划保持轴承业务稳定发展,逐步缩减亏损业务,同时,持续发展新能源车优势产品,重点发力丝杠新业务,保持整体业务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争取新产品的成长给公司带来业务增长。为应对潜在的贸易壁垒,五洲选择在墨西哥建厂。然而,2024年墨西哥的税收政策及环保政策等均不断趋严,导致五洲的墨西哥工厂业绩未及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五洲新春墨西哥工厂累计亏损近两千万,直接导致同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高达20.52%。
▍奥比中光
奥比中光主要聚焦于3D视觉感知领域,产品丰富多样,涵盖3D视觉传感器以及消费级、工业级等多种应用设备。随着3D视觉感知技术成为真实重现物理世界和各类型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中的重要一环,有望持续受益于各类AI端侧硬件及AI应用场景发展的浪潮。
2024年11月29日,奥比中光新增“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表示,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可提供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方案。在iToF技术领域,公司与微软联合设计研发的高性能iToF 3D相机Femto Bolt具备高精度、尺寸小、同步精准等优势,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娱乐/运动交互、医疗康复等场景。在3D结构光技术领域,公司今年推出的Gemini 330系列和336系列相机兼顾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性价比和实用性,相关性能参数对标国际巨头,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等各类智能终端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上述相关产品均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