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
2月6日,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点推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该发布会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体验普及。
“天神之眼”目前是比亚迪最重要且最紧迫的项目,大约从去年9月开始着手,今年第一季度将实现量产。
据媒体此前报道,比亚迪在2025年产销规划中,希望其中至少60%能够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系统,有望拉动NOA成为10万元~15万元车型的普及型配置。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将打破行业“智能化=高端专属”的定价逻辑,释放了下沉市场潜力。
天神之眼分为三个等级
1、天神之眼100: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由 12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智驾芯片用的是英伟达的 Orin N或黑芝麻,芯片算力为 84TOPS,部分车型如 24 款汉 EV 用的是地平线征程 5 芯片,算力 128TOPS,能实现高速 NOA,主要用在10万级别车型上。
2、天神之眼300 :标配了激光雷达,配备英伟达Orin-X 芯片,算力为254TOPS,由 1 颗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组成,可实现高速+城区的全场景 NOA,主要用在王朝海洋旗舰车型及腾势方程等中高端车型。
3、天神之眼600:基于英伟达双 OrinX 芯片, 3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2 颗高清摄像头;主攻城区无图 NOA(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在仰望等高端车型上搭载。
以下是有关比亚迪高阶智驾的最新交流信息:
算力平台:
(1)100Tops平台:为自研平台,硬件算力配套为100Tops,传感器配置为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将在多个项目上标配,整体成本约为4000元。
(2)300Tops平台:由momenta供应,相较于自研路线,增加了激光雷达,非标配,需额外付费,整体成本超过7000元,2025年将继续通过OTA升级,实现端到端方案。新款汉已搭载此平台。
(3)600Tops平台:尚处于早期阶段,在仰望品牌上进行测试,暂时不会量产。
这里的关键预期差在于标配策略,如果10万级车型实现高速NOA标配(而非选配),2025年高阶智驾车型销量有望达200万辆(占总量35%),拉动域控、激光雷达等硬件ASP提升,供应链弹性会超预期。
芯片方面:
100Tops算力平台主要使用英伟达Orin芯片,少部分采用地平线芯片。300Tops算力平台目前仅使用Orin-X芯片。地平线芯片性能稍弱,导致研发速度偏慢,第一批8个车型未采用地平线芯片。未来若地平线芯片性能提升并完成适配,可能会超越英伟达,成为主要供应商,因为地平线芯片成本更低。目前,地平线在100Tops算力平台的份额不超过30%。在300Tops算力平台,地平线芯片的研发进展不顺利,尚未导入。
配套车型:共计三十多个车型,大部分为改款车型,将在上半年陆续推向市场,第一批将推出8个车型。目前,100Tops平台上车的临界线为秦L,售价约10万元。售价15万元以上的车型将支持选装300Tops平台方案。老车型在硬件上难以兼容,无法升级智能驾驶系统,例如老车型仅配备3个摄像头。
主要支持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暂不支持城市NOA,城市NOA难度更大,比亚迪接下来自研的重点将是城市NOA。
成本变化:
之前量产的智能驾驶100Tops算力平台硬件成本约为4000元,其中12个摄像头总计1000多元,域控制器2000多元,5个毫米波雷达400多元,12个超声波雷达200多元。与目前的智能驾驶方案相比,新增成本3000多元,新增成本一部分通过内部效率提升来抵消(因为都是改款车型),另一部分可能通过涨价由消费者承担。
300Tops算力平台增加一个激光雷达成本1000多元,整体成本超过7000元。
智能驾驶目前的定位是走量,以获取更多数据用于优化,被定位为一个不赚钱的业务。
最核心对供应链拉动的问题在于:高速NOA在叫卖的车型里是和其他车企一样,加价选配智驾版本以做区隔?还是继续做出大胆的创新,比如标配?这将是2025年对供应链弹性真正的来源。当前时点,我们无法做大胆预判,但我们认为超预期的概率更大。当前,我们仍按照保守方法计算,考虑到车型改款周期,以及产能爬坡问题,以稳态月销*6个月进行估计,有望最低实现全年200万辆高阶智驾车型销量,占整体550万销量预期的35%。
智驾域控:100的芯片采用orin N或地平线J6M,300采用单orinx,600采用双orinx。摄像头:采用12个摄像头,包含4个环视,8个前视,仍是粗略对市场均价的预期约100元,ASP1200元。供应商包括内部、舜宇、联创等。
激光雷达:用0-3个激光雷达,仍是粗略以市场均价为预期,单颗约1-1.5k,预计15万以上的300车型均配备1个或以上,则在智能车销量中占比有望达到50%。供应商以外部为主,有禾赛、速腾等。
毫米波雷达:采用5个,ASP约500元(假设理由同上)。
超声波雷达:采用12个,ASP约300元(假设理由同上)。
“天神之眼”受益产业链企业
比亚迪公司本身将受益于智驾平权带来的智能化、高端化、出海化的巨大预期差。
比亚迪智驾“天神之眼”产业链:
智驾域控:
比亚迪电子: 业务分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日管及智能悬架,智能驭控百分百供应比亚迪,预计2025年高阶智驾驭控出货量200万辆,单个ASP约3500元,2025年智能驾驶收入71亿元,2026年翻番。智能座舱份额基本达100%,随比亚迪销量增长出货量提升。智能悬架供应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关键零部件自制,毛利率达25%。
激光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
目前聚创和禾赛科技实现了200美元价格段激光雷达量产,未来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预计到2030年,车端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400亿元,机器人端约150亿元,禾赛和速腾有望各占据激光雷达40%市场,形成双寡头,公司有望实现良好盈利水平,合理估值有望提升。
算力芯片
地平线机器人:智驾芯片龙头。2025年量产的J6系列芯片量价提升。在10 - 20万区间,比亚迪是其最大客户,假设地平线能达到50%份额,测算25年比亚迪将为其贡献8亿左右收入,占比26%。此外,公司产品迭代,理想等车型也有望为其贡献收入,其市占率有望从10%增加到20%。
高速连接器:电连技术
车载摄像头:宇瞳光学、舜宇光学(车载镜头龙头、HUD光学配件,通过合作伙伴为BYD等终端车企提供车载光学产品)
高级ADAS系统合作:保隆科技、豪恩汽电
联创电子:为比亚迪提供车载光学镜头及摄像头模组。
德赛西威:为比亚迪提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相关产品及服务。
伯特利:为比亚迪提供汽车制动系统及智能驾驶相关系统。
经纬恒润:为比亚迪提供智能驾驶系统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等产品。
华阳集团:为比亚迪提供智能驾驶相关的电子设备。
保隆科技:为比亚迪提供智能驾驶相关的传感器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