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份技术要求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装要求、布置要求等作出了规定。专家表示,车门把手的标准涉及安全底线。新规将填补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安全方面的技术空白。
走进各家新能源汽车门店,电控弹出式、触控感应式……各式各样的隐藏式车门把手让人目不暇接。街头采访中,一些车主认为,这些和车身融为一体的车门把手设计让汽车外观更加炫酷。“隐藏式车门把手更好看,它确实能降低风阻。”“隐藏式的车门把手比较创新,比较美观。”车主们说。
更多车主表示,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毕竟是电子产品,要是失灵了,或者冬天结冰了,车门打不开怎么办?”“如果说发生事故,当电瓶以及电器原件亏损的情况下,车门是打不开的,可能车上会设置一些应急的开关锁,但是人很难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的车辆/记者拍摄
北京宜家荟聚极氪空间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新能源车/记者拍摄
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新能源汽车门店,在销售人员的介绍中,美观、科技感强、降低风阻等,都是隐藏式车门把手的优势。“隐藏式门把手的整个车身的流线性更好,也减少风阻,更美观。”北京宜家荟聚极氪空间工作人员说。
北京西红门荟聚蔚来空间工作人员表示,它是电吸门,一摸自己会弹开,过一会儿它自己就收回去了。这种门把手的安全系数更高,风阻系数会更低,这是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油车也想做隐藏式门把手,但是它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西红门荟聚蔚来空间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新能源车/记者拍摄
无论销售人员的介绍多么天花乱坠。事实上,在近年来发生的部分汽车事故案例当中,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已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3月,一辆小米SU7发生高速碰撞事故,有声音表示事发后汽车“车门锁死无法打开”。2024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车型追尾后起火,导致前机舱和乘员舱内电源线和信号线被瞬间切断,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
工信部发布的征集意见/源自工信部官网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带来的潜在逃生和救援风险,从今年5月8日起到6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国标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等作出了规定,将填补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安全方面的技术空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分析,文件要求隐藏式车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必须在车门结构内预留机械拉手的通道,避免碰撞变形的时候操作失灵,还有就是标志必须标准化,隐藏式门把手的结构强度必须提升等等。新规定出来以后,它在安全方面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特别值得赞赏。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部分内容/源自工信部官网
安全性是车辆设计的首要前提,相较于安全性能,任何科技美学设计都应退居其次。工信部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纠偏,也是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重形式轻安全”倾向的校正。章弘表示,当汽车安全性和科技感发生矛盾的时候,安全性必须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如果把隐藏式车门把手做到这样的标准,对整个的供应链和技术创新也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所以新规定也会引发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深刻的变革。另外,这个新规落地以后,除了车门把手以外,可能后视镜等等都会重新被审查,一些争议性的设计可能会根据国家的新标准进行改善。最终的目的就是减少或者完全避免“伪科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