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草木复苏,当万物以蓬勃之姿拥抱春天时,有一群人却陷入了“敏”感困境。他们或是被花粉、尘螨触发鼻炎,喷嚏不断;或是眼部瘙痒红肿,流泪不止;又或是皮肤敏感泛红,状态频出。
仅知乎#过敏#话题下,浏览量便达到了6.2亿+,讨论量达34.9万+。
如何科学应对春季过敏?京东买药联合知乎围绕春日过敏提出两个提问,邀请9位家庭敏星健康团答主答疑解惑,并通过知乎数洞IP发起专项调研,对一千多份问卷调查中提到的痛点和疑难,推出《过敏星人春日指南》:拆解鼻敏、眼敏、皮敏等过敏症状,与皮肤健康、免疫等春日痛点,从科学防护到家庭药箱,为敏感人群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一、呼吸之间,告别春日“鼻”烦
过敏的根源在于免疫系统的“误判”,而春季高发的花粉、尘螨正是主要诱因。目前花粉导致的鼻敏患者超7000万人。柏树、杨树等风媒植物的花粉颗粒仅20-30微米,极易通过普通口罩缝隙侵入人体。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致敏原后,炎性介质刺激鼻粘膜导致,春天对鼻炎患者来说更是一场“硬仗”。《过敏星人春日指南》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鼻敏发病几率和原因:北方以杨属、柏属为代表的耐寒树木花粉是鼻敏最大过敏原;南方因空气湿度大,霉菌尘螨成为罪魁祸首。
本次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鼻敏,14%的鼻敏星人表示戴口罩也防不胜防,但并非无药可医。《过敏星人春日指南》中给出系统应对方案:
二、守护双眸,缓解眼部“敏”感之痛
眼部过敏是常见眼部疾病,表现为眼睛瘙痒、红肿、流泪、异物感等。“红眼”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据调研,48%的眼敏星人无法准确区分自身“红眼”是过敏还是细菌感染所致。
家庭敏星健康团 眼敏答主-枫然@知乎分享:“在我国北方地区,PM2.5 中花粉浓度峰值可达 1500 粒 /mm²,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吸入 300 个过敏原。”
为此,指南通过一图拆解眼部过敏,对比过敏性、病毒性、细菌性眼部问题的诱因、位置、分泌物、常见症状及伴发症状,帮助眼敏星人初步判断。例如,过敏性眼部问题分泌物呈粘性丝状,常伴鼻子痒、眼皮肿胀;而细菌性则是脓性分泌物较多,有灼烧感、异物感。
针对眼部过敏,指南也给出实用建议。
同时,指南还解答了如“过敏星人黑眼圈老不消”等冷门的小知识,帮助过敏星人扩充“知识库”。
三、突发性皮敏:与压力共生的 "面子工程"
"班是要上的,脸是抽风的"“春天到了,比我先‘红’遍的是我的皮肤”,——这是许多皮肤敏感者的心声。电脑辐射、花粉沙尘、情绪焦虑等多重诱因下,46%的皮敏星人出现过皮肤过敏症状,50% 的人将 "痒" 作为判断过敏的首要标准。
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痒、红肿、起疹等症状,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及生活压力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