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兴建超级工厂,成为国内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在时隔六年之后,丰田成为首家在国内独资建厂的日本车企。
丰田能够复制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功吗?
在独资之前,没有人能够知道;但在独资之后,不确定性变得更高了。
根据报道,丰田汽车与上海就共同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厂,并计划在2027年投产。
这是日本车企首次在国内独资建厂,问题在于,它能够复刻特斯拉在国内的成功吗?
![时隔6年之后,丰田上海独资建厂,它能复刻特斯拉的辉煌吗?](http://www.jiqidou.com/uploads/image/2025/0212/0UF1EU0.jpg)
在过去,丰田的国内生产一直由与当地的企业合资公司承担,这是丰田首次单独建设并运营工厂。
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兴建超级工厂,成为国内首个外商独资的车企,也是特斯拉第一个海外工厂,如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特斯拉制造了全球超过一半的汽车,由于在国内生产,也极大拉低了特斯拉的价格,给特斯拉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2018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当时特朗普对我国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然后是美国电动车厂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
六年后的今天,特朗普再度归来,与此同时,丰田也在上海成立了首家独资日本车企。
时间点上的巧合,不是意外。
允许外资车企独资建厂,这反应了我们对外开放的态度,恰好和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丰田的特殊之处还在于,雷克萨斯在国内受欢迎程度较高,特别是在南方、北方和中部地区很受欢迎,因此丰田选择在上海独资建设雷克萨斯电动车,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但在时隔六年之后,雷克萨斯要想复刻特斯拉的成功,难度系数也是非常之高。
尽管在国内生产,可以让雷克萨斯卖的更便宜,但今时今日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早已经今非昔比。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早已经被比亚迪和特斯拉瓜分,而雷克萨斯尽管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在国内独资建厂的情况下,能否在价格上拥有一战之力,也是未知数。
尽管已经是2025年了,但国内电动汽车的价格战,仍然是愈演愈烈,丰田入场的时机,很难说是好是坏。
数据显示,2024年雷克萨斯在全球销量851214辆,同比增长3.3%,但在国内市场,2024年雷克萨斯仅卖了18.1万辆,同比增长0.3%,远低于2021年峰值的22.7万辆。
如今雷克萨斯的销量,也是通过降价促销来保住的。
换言之,等到2027年国产雷克萨斯入市,还能够有竞争的一席之地吗?
唯一的变量,可能就是价格。
和当年的特斯拉一样,在国外生产的时候,因为关税、人工原材料成本,特斯拉同样卖的很快,但在国内生产之后,价格的下降,催生出了人们对特斯拉的购买需求。
雷克萨斯也是如此。当它在日本生产的时候,原材料、人工成本都很高,在国内生产则能够降低成本,价格也能够因此下降。
当雷克萨斯是进口车的时候,价格昂贵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一旦它变成国产化,那么价格下降,说不定能够撬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但留给雷克萨斯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时隔6年之后,丰田上海独资建厂,它能复刻特斯拉的辉煌吗?](http://www.jiqidou.com/uploads/image/2025/0212/0UF254S1.jpg)
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销量425万成为冠军,同比增长41.1%,其势难挡,其次就是特斯拉,销量下滑至91万辆,紧追其后的是吉利与长安,对雷克萨斯而言,2027年投产,时间可能才是最大的敌人。
毕竟,它的竞争对手们并没有停留在原地等它。
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将在王朝、海洋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其中10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10万级以下车型多数搭载。
此后,上至售价24.98万元的比亚迪宋 L EV,下至售价7.88万元的海鸥,共计21款比亚迪品牌车型都将推出可实现包括高快领航、城市记忆领航在内的高阶智驾功能。
这是比亚迪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发布会。在被至少诟病两年多后,比亚迪终于补上了智驾这块拼图。王传福也在发布会上说,他们认为,未来2至3年,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一样的标配。
此外,特斯拉FSD将要全面进入国内的传言也越来越真。另外造车新势力理想已经在去年四季度的秋季战略会上提出要加码L4级智驾研发。
小鹏也称要在2025年中推出具备准L3级能力的高阶智驾;蔚来也于去年12月完成新一轮智驾自研团队架构调整,正在冲击“端到端”方案量产交付。
![时隔6年之后,丰田上海独资建厂,它能复刻特斯拉的辉煌吗?](http://www.jiqidou.com/uploads/image/2025/0212/0UF240162.jpg)
国内电动汽车的竞争正在加快,淘汰赛也随之而来。遗憾的是,国产化的雷克萨斯甚至还未入场。
独资建厂当然是好事,这能够让雷克萨斯卖的更便宜,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对丰田而言,2027年投产雷克萨斯,它的目的是卖更多汽车,而不是为了单纯的高端化,从这个角度而言,雷克萨斯还没有开始建厂,就时机而言,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这落后的一大步,如何追,恐怕已经是价格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