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工信部在2020年所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我国将在2035年实现新能源透率超50%的整体目标。在2005-2015年的这10年里,我国新能源渗透率才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2016~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上涨至5%。当时来看,15年时间,新能源渗透率提升10倍,工信部所制定的这个目标是相当激进的。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距离工信部制定相应目标仅过去4年,我们便提前11年解锁了该成就,这一刻,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根据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旬,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首次超过燃油车。同时在5月份的第3周(13-19日),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2%,成功超过燃油车。从2005年到2024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新能源渗透率从不足1%增长到如今的超过50%,如此恐怖的增长速度远超预期,提前11年完成工信部所制定的2035年目标。至此燃油车正式成为少数派,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我们倾斜。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们的心中激情澎湃,但有一个问题却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即新能源乘用车在4月份零售渗透率突破50%,以及在5月份第3周终端上线率突破50%,这两大事件背后究竟有何意义?在我看来,以上事件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其一,证明了新能源汽车依靠技术代差,已经对燃油车形成了技术压制。当下新能源车无论是在动力,续航,还是智能化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其中,近期增速迅猛的插混产品更是集插电,燃油,纯电等动力形式于一体,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用车体验。同时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新能源产品的价格持续下探,已深入传统燃油车腹地,传统燃油车变得难以招架。也就是说,当下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性价比更高,产品力更能打的认知,已经深深扎根于消费者的心中。
其二,在传统燃油车成为少数派之后,可促进消费者心理认知度的攀升。在新能源产品销量快速增加的同时,用户们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性能,使用体验和用车成本等方面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认知。而当下传统燃油车正式被扣上了少数派的帽子,入手燃油车才是主流选择。众所周知,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有从众心理,身边的人开啥车,他们也便更加倾向于选择该类产品。如今新能源的雪球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只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后续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其三,这将成为我国绿色交通转型的里程碑。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成就的解锁,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此前的政策驱动转向为市场驱动,这反映出广大消费者对于绿色出行理念的普遍认同与接受。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快速发展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
新能源汽车双破50%还有一大影响,那就是将传统燃油车推向了至暗时刻。在此前的燃油车时代,广大合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牢牢掌握着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长久以来,我们的自主品牌不得不以低姿态来谋取生存空间,在相同的细分市场,我们的自主品牌产品往往是合资品牌产品价格的一半。而如今,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快速崛起,并不断蚕食合资品牌赖以生存的主阵地,合资品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在2021年我们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销量为954.3万台,市场占有率44.4%。2022年,总销量1176.6万台,市场占有率49.9%。2023年,这一数据为1459.6万台,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6%。在今年的1~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总销量达到466.4万台,同比增长26.7%,市场占有率来到了60.7%,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7.7%,成功创造历史新高。
再来看一下中国工业协会所公布的阶段性成绩单,今年1~4月份,德系市场占有率12.6%,日系仅剩12.2%,美系7.2%,韩系1.7%。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总体的下滑趋势明显,我想用大溃败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十分贴切。为了应对下滑的局面,合资车企只能采用以价换量的打法进行应对,这也导致了新车的价格不断下探,最终影响了二手车的价格,而这或将成为压垮合资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车叔总结
新能源车的增长速度远超想象,此次其渗透率双破50%,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我想伴随国内新能源设施的不断完善,各大车企新能源技术不断进阶,接下来新能源渗透率势必会持续攀升,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