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举行Q1业绩发布会。因为吉利汽车在5月8日对极氪科技集团发出的“私有化”需求,这场发布会吸引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Q1业绩的四大亮点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4.9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激增264%。销售回报率(ROS)从去年四季度的2.7%提升至Q1的4.8%,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该指标已达到中国车企最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桂生悦还分享了吉利汽车Q1业绩的其他四大亮点。
1、Q1销量创历史新高,总量达到70.4万台,增速超过预期和行业平均数。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新品发布的情况下,一季度销量超过了2024年Q4数据(按照惯常,Q1的销量数字一般都远低于上年Q4的数字)。
2、新能源转型全面突破,吉利旗下涉及新能源的三大品牌:极氪、领克和银河三大品牌联合贡献销量33.9万台,同比增长135%。
3、出现了多个爆款产品,比如,银河星愿Q1上险数字为8.15万台,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品类是排名第三。并在4月份,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品类口径单款车的第一名。其次是星越L在Q1的上险数达到5.73万台,在燃油车市场整体出现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星越L稳居自主品牌燃油车终端销量第1;极氪009自去年底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过去的几个月,在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连续几个月都是登顶豪华MPV的销量榜单;银河E5在已进入的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以马来西亚为例,E5一款产品的总量就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多款产品的总和。
4、智能吉利2025收官,接下去就是技术要驱动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吉利通过“银河之夜”等几个活动对外宣布,吉利汽车在算力、算法与数据三大方面全面领先,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这些工作的完成对吉利成为具备强大制造能力的智能科技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外市场与渠道短板待补
尽管国内表现亮眼,吉利在全球化布局中仍面临挑战。一季度出口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管理层坦承存在两大瓶颈:
一是产品本地化不足:吉利汽车坦陈,海外市场变化太快,公司的调研不足。比如,在配置方面,海外消费者的要求明显低于国内消费者,吉利在这方面没有做及时的调整,而其他友商则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扎实,通过减少调整大量配置实现了售价的降低。
二是新能源产品出口单一化,此外,虽然极氪作为高端豪华产品在海外表现不错,但作为大众产品的银河品牌在海外目前只有一款E5在售;此外,尽管它在已销售的地区表现出色,但是毕竟还没有开始大范围的销售;而所以造成了其与友商的差距。
对此,吉利表示,将通过合理的调整组织架构——在海外不仅要有销售人员,还要有品宣和研发人员,还要改变各品牌各自为战的局面——快速建立起一个快速的反应机制,能够及时推出海外市场适销的产品。
此外,管理层还认为在营销和售后方面,尤其是在新能源产品上,吉利跟友商(尤其是新势力)还存在很多不足。
桂生悦表示,吉利要认真的学习别人的长处,要一定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做出改变,大幅提升营销能力和售后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建立好吉利的新能源产品的品牌形象,为整个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吉利与极氪合并的逻辑
针对资本市场关注的极氪私有化整合,吉利控股集团在已发布的新闻稿强调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产业,回归一个吉利。战略意义是:推动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企业的“长期价值”。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桂生悦提出了两个合并的基本逻辑:
销除内耗的痛点: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分属两个上市公司主体,导致的决策链条冗长(需双重董事会审批)、激励机制冲突等问题,每年产生超10亿元隐性管理成本。
协同增效:小而散、散而乱的品牌,造成了企业在研发上的重复投入和供应链管理的压力。合并后可实现平台共享,预计研发费用优化15%-20%,生产降本超过3%,管理增效达到10-20%。
桂生悦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通过对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这种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胜利。
“时间不等人”,桂生悦指出了改革的紧迫性,“市场已经不会给我们容错的空间了,我们必须要快速的解决问题,要快速的通过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表示,未来,吉利将通过统一管理团队,在保持各品牌独立面向客户群体开展营销及产品设计的前提下,将最大限度协同中后台工作。
李东辉在当天发布会期间,公布了调整后的人事任命和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在人事方面,李东辉将出任整合后的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作用。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
整合后,桂生悦继续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行政总裁(CEO)、执行董事;
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并继续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执行董事;
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组织架构方面,在中后台吉利将用一套技术体系满足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需求,未来这个规划和战略会更加是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安聪慧表示,领克和极氪的合并,实现了平台化战略的全面推进,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合并后会加快推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高度协同。
在前端,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表示会让产品品牌更强化各品牌的差异化。打造四大品牌的生态圈:极氪会继续强调豪华、极致、科技的定位;领克将会定位在潮流、运动、个性;银河主要还是定位在高价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国星将会继续聚焦节能化的燃油车、智能化的燃油车维度。这四大品牌将会有非常清晰地定位,满足市场和客户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
淦家阅的观点是:业务在哪?组织就要在哪,组织在哪?人才就要在哪。围绕着业务,公司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产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都要形成爆款能力,这种爆款能力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一个方法论,体系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了,未来持续打造各细分市场爆款产品的可行性就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