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海车展现场,上汽展台前的人流明显比其他展台密集两成。引起关注的不是概念车,而是一款售价下探至7.98万元的纯电家轿——荣威D6。
一、空间魔术的务实解法
"这车看着比参数显大啊。"带着孩子观展的张先生俯身查看后排地板,发现纯平地台比旁边某新势力车型低了约一掌厚度。这正是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带来的直观改变——在4792mm标准车长内,通过压缩电池包厚度实现座舱空间最大化。现场摆放的对比道具显示,该车后备箱可纵向放置婴儿车,而竞品车型需要折叠前轮。
续航测试的争议始终伴随电动车发展。展台循环播放的实测视频里,媒体在青藏公路录得8.9kWh/100km的电耗数据,但现场工程师坦言:"低温环境下的电量显示策略确实存在优化空间,就像手机最后10%电量更耐用。"这种坦诚反而消解了部分观众的疑虑。
二、安全演示的温度与隔阂
央视直播的50吨重卡碾压实验被做成互动装置,观众可通过AR设备观察电池包受压时的结构变化。但真正引发讨论的是展台角落的安全体验区—暴雨模式下充电口的排水系统,透明装置里水流顺着导槽快速排出的画面,让几位中年观众频频点头。
三、取舍之道的用户洞察
当竞品还在为"要不要装激光雷达"争论时,荣威D6的配置选择显得果断。展车内最受欢迎的细节是驾驶位杯架:三档卡扣设计刚好适配不同杯型,现场有观众用自己的保温杯和奶茶杯实测严丝合扣。被问及为何不配备副驾屏幕时,产品经理回应:"我们调研发现,10万级家庭用户更在意主驾位的专属体验。"
张观小结:在智能配置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当下,荣威D6的进场姿态像极了"反卷先锋"。当用后备箱下层空间收纳折叠婴儿车时,现场响起的掌声似乎印证了某种市场信号——或许家庭用户要的从来不是参数表上的胜利,而是每个使用场景中的恰好适配。这种务实主义的回归,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的竞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