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
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正在筹谋吸引来更多闪光灯!其将携多款主力车型,如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车,以及一汽-大众全自研智慧座舱亮相。2026年起,其还将带来5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实现向新能源赛道的全面转型。
在“电动化转型”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下,一汽-大众似乎一直都是“慢半拍”的那一个。至少,在各家车企新能源布局风风火火的时候,我们并未在一汽-大众这儿看到多少与新能源相关的产品矩阵,甚至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主力车型仍然是燃油系列。大家都忙着在新能源时代“借东风”的时候,一汽-大众如此做法,真的是打算“躺平摆烂”了吗?其实,倒也未必。事实上,回顾这两年,一汽-大众也默默做了不少事。从去年多名高管的巨大人事变动,到之后的走访调研经销商、召开思想动员会、奔赴市场前线与多方沟通……诸多动作都在证明,外界所看到的“静默”不等于“静止”,一汽-大众一直都在做改变。
虽然这样的改变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还是在整理“内务”,但是大象转身向来不易,一汽-大众想要先修“内功”,再向外突破,也算是正常思路。
一汽-大众的“改变”
虽然大象转身并不容易,但一汽-大众已经到了不得不“转身”的时候。作为集团曾经的“利润奶牛”,一汽-大众近年来销量并没有那么令人满意。
尽管这种下滑并未撼动其合资车企“一哥”的地位,但一汽-大众自己也很明白当下处境,并且在“改变”这件事上下了很大的决心。
基于战略合作协议,至2030年,一汽-大众旗下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面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竞争态势,一汽-大众接下来还会有一些思维上的转变,这其实就是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的意识转变。
如果说,以前一汽-大众更喜欢“闭门造车”玩自嗨,而现在,它决定打开这扇门,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传递品牌与产品价值。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转变理解为,一汽-大众真的开始“以客户为中心”了。
一汽-大众的“底气”
虽然一汽-大众的“改变”来的稍晚了一些,但其在当下残酷竞争中,仍然有不少“底气”。前不久,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这次成功谈判意味着,一汽-大众未来还是会得到大众汽车集团多方面的支持,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实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协议内容,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涵盖纯电、插混、增程式以及燃油动力等多种类型。到2030年,累计推出的新车将超过20款。
另外,大众品牌新能源商品还将引入全新CMP电动平台,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的一款A级纯电轿车概念车,也会在接下来的上海车展中亮相,向大家证明,一汽-大众新能源车是有领先技术加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