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这么久,理想终于拿出了MEGA之后的第二款纯电车型——i8。虽然官图只放了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前脸和尾部,但结合各路谍照和爆料,车的庐山真面目已经能看出七八分。作为一个从理想ONE就开始关注这个的老粉,今天我就来说说这台"关键先生"到底能不能担起理想的纯电大旗。

先说说外观。这次理想明显是吸取了MEGA的教训i8的前脸既保留了L系的家族元素,又融入了MEGA的封闭式设计。那个往引擎盖后沿上移的贯穿灯带挺有辨识度,不过大白天看起来塑料感有点重。分体式大灯布置得跟L9很像,单颗激光雷达藏在车顶位置,比那些顶着"犄角"的车型顺眼多了。侧面看这车特别像拉高的旅行车,5100mm的车长配上21寸大脚气场很足,但隐藏式门把手在北方冬天怕是又要上演"冻住打不开"的戏码。尾部完全就是L9翻版,贯穿式尾灯晚上点亮效果应该不错,就是下面那个仿扩散器的设计有点画蛇添足。

动力系统是重点。400kW双电机听着唬人,但电车加速快已经不值钱了。关键是这套102.7度电池+800V平台能跑多远?业内朋友透露CLTC工况大概650km,实际能跑500km出头,冬天开暖风再打7折。5C超充理论上15分钟能80%,但现在全国5C桩比大熊猫还稀少,多数时候还是得用普通快充。最让人担心的是热管理,工程车在40度高温下连续快充会触发温控限制,充电功率直接腰斩,这点对南方用户不太友好。
智能这次上了理想自研的系统,总算不用看Mobileye脸色了。硬件是单激光雷达+11摄像头+5毫米波的方案,算力128TOPS。实测高速NOA变道比L9激进,但遇到施工路段还是会突然退出让你接管。城区导航辅助驾驶要等OTA,按照理想的效率,可能交车后半年才能用。车机升级到了高通8295芯片,滑动确实更跟手了,但菜单逻辑还是老样子,找个座椅按摩功能要划三层菜单。

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天幕依然没配遮阳帘,夏天头顶能煎鸡蛋;二排小桌板承重只有5kg,放个笔记本都颤颤巍巍;无线充电位置太靠后,开车时根本看不清手机通知;最离谱的是杯架设计,脉动这种胖瓶子插进去会影响换挡操作。这些细节暴露出理想从"用户思维"向"工程师思维"的退化。
跟竞品比的话,蔚来ES8服务更好但价格贵一截;小鹏X9智驾更强但品牌力弱;问界M9纯电版续航更长但设计老气。i8的优势是把理想的"家装风格"豪华感带到了纯电领域,还有那套已成标配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但35-40万的定价很尴尬,比L9贵了10万却少了增程器的保险,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笔账算不过来。

坐进车里(虽然官方没公布内饰,但参考谍照),还是熟悉的味道:上小屏幕+HUD+中控大联屏的组合。用料肯定差不了,L9那套Nappa真皮和金属饰板估计都会下放。重点说说空间,2+2+2的六座布局排绝对是VIP席位,带腿托的航空座椅体验过就回去了。不过第三排跟L9比似乎没改进,我175cm坐进去膝盖刚好顶到前排椅背,跑长途还是得靠二排往前挪挪。后备箱在六座状态下大概能塞两个登机箱,放倒第三排后进深很不错,但地台比L9高了差不多5,搬重会更费劲。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理想的纯电战略。MEGA扑街后经销商库存压力山大,店开始加价卖L6变相清库存。i8要重蹈覆辙吗?销售私下说首批车主可能送终身免费充电,但这羊毛出在羊身上。更现实的问题是充电网络,理想宣称要建3000个超充站,现在才完成十分之一,远水解不了近渴。
说说我的建议:如果你家能装私桩,且已经有台燃油车备用,i8作为第二台车可以考虑;但家里唯一用车,或者常住线城市,建议还是等L9的纯电版。另外强烈建议选装后排娱乐屏,理想这套系统二排体验比前排还爽。当然最好等真实车主提车报告出来再说,现在新势力发布会和实际交付完全可能是两回事。

最后灵魂拷问:同样40万预算,你会选续航更实在的增程L9,还是尝鲜这台纯电i8?欢迎真实车主来聊聊用车体验,特别是续航达成率和售后服务质量,这对观望的消费者太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