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
1989年第一台VTEC引擎问世,本田用"红头信仰"在全球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本田粉",它们有着“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信仰。思域Type R纽北刷圈的胎烟、S2000万转红区的啸叫、甚至F1赛场1.5T混动引擎的逆袭,都在印证着本田造车哲学,机械精密度与驾驶参与感的融合。当全球化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陷入泥潭时,作为内燃机大佬的本田又该如何破局呢?
广汽本田用一台P7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以往的“e:N”系列不同,P7可以说是本田电动车中的集大成者,应用了全新的云驰架构,着重提升了驾乘感受,以求在性能廉价化的电车时代,打造出自己的名片。
外观:不做千篇一律的设计
在外观设计这个领域,不少国产电车都被特斯拉带偏了,仿佛电动车就必须是极简风格的“大鼠标”设计,就必须应用封闭式格栅。广汽本田P7在外观上可以说是做出了自己的特点。
它的前脸采用极具辨识度的宽体低趴造型,贯穿式LED灯带以修长的C字型轮廓向两侧延伸,搭配中央扁平化的全新烨品牌LOGO,形成简洁锋利的视觉焦点。
下方六边形熏黑格栅与棱角分明的运动包围相结合,既强化了前脸层次感,又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降低风阻,呈现出蓄势待发的战斗姿态。
来到侧面,广汽本田P7车身线条以流畅的机甲切割风格贯穿始终,悬浮式车顶通过熏黑A/B/C柱与紫红色车身的撞色设计实现视觉延伸,搭配2930mm轴距与低重心宽体比例,在动态与静态间达成平衡。
C字形贯穿式LED尾灯组与前脸形成呼应,中央HONDA字母标识很多的融入其中,毫无违和感。多层熏黑后包围与车顶扰流板构成阶梯式立体结构,配合哑光扩散器纹理,在延续运动基调的同时,通过光影折射凸显未来机甲质感。
云驰架构:电动时代的"地球梦"
由于在油车领域有着巨大的基本盘,所以大部分合资品牌做电车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比如悬架基本上清一色的麦弗逊悬架。而广汽本田P7这次直接应用了本田NSX跑车同源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