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三位掌门人的最新合影刷爆社交媒体,这次合影的地点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合影之时,此地正在举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2014年5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正式成立,在过去的十年间,百人会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仅为7.85万辆和7.48万辆。恰在此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战略定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彼时,“蔚小理”作为造车新势力应运而生。在这十年间,“蔚小理”从新能源汽车的蓝海走进红海,奋力前行的旅程中,也经历了不同的至暗时刻。
当李斌、何小鹏、李想在钓鱼台再次同框时,他们的肩头已承载着不同的使命:蔚来仍需直面盈利困境;小鹏在重登新势力榜首的同时仍要思考品牌向上;理想在盈利节节高之际还要攻克纯电市场。
十年变迁,除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加速狂奔,传统车企也在大力转型,更有新玩家以“黑马”之姿加速产业变革与发展。
去年3月28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上市,仅一年时间交付了近20万辆,成为新的“鲶鱼”搅动着新能源汽车市场。
“小米是汽车产业的新人,当我们开始做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们造车晚了,今天看来可能是刚刚好。正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我们造车的时候,技术、用户消费习惯、整个产业的供应链都已经非常成熟。”这是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第一次参加百人会,回望小米造车他如是说道。
如今,我国汽车产业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十年来增长超过百倍。
“对于汽车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在其颠覆性变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走到世界前列、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我国科技和制造业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
站在阶段性全球领先的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要谋求高质量发展,而致行业上下游盈利能力下降的无序竞争和引领全球发展的智能化技术演进也成为讨论核心。
无序竞争:价格战背后的产业隐忧
诚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动化领域已奠定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电动化层面,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量产应用;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加速应用,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到57.3%。
但在光鲜的数据背后,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率跌至4.3%,部分车企甚至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怪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直言:“我们要清醒看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也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扩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行业的成熟,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行业增长应侧重于市场驱动为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在市场驱动环境下,消费者偏好、良性竞争以及技术突破将决定未来,为所有提高效率的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平等和公平的支持非常重要。
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汽车产业链中盈利和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特征,而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将会恶化市场秩序。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发言人也表示将与有关部门一同系统施策:一是维护公平竞争,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二是严格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三是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规范地方招商行为。
国资委副主任苟坪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量质齐升,不搞“内卷式”竞争,不卷价格拼品质,不卷参数拼体验,不卷噱头拼服务,要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生态。
针对无序竞争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也强调:“我认为首先不要打‘价格战’,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做好品质,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品牌。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了,可能‘价格战’也就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