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今日新闻 > 取消公摊面积,百万房产瞬间贬值?你的房子会缩水吗?

取消公摊面积,百万房产瞬间贬值?你的房子会缩水吗?

发布时间:2025-04-01 16:52:59 发布用户: 1873603655

一、计价革命:从“雾里看花”到“所见即所得”

2025年1月1日,湖南衡阳某售楼处,95后程序员小王签下人生第一套房时,合同上赫然标注“套内面积98㎡”——这标志着困扰中国购房者30年的公摊面积正式退场。自肇庆、张家口、衡阳等城市率先取消公摊计价后,这场居住革命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新规下,购房者无需再为楼道、电梯井等公共区域买单,房价直接按套内面积计算。重庆早在2002年便试点该政策,当地某楼盘销售坦言:“总价没变,但单价从1.5万/㎡涨到1.9万/㎡,购房者反而觉得更透明了。”

这种“数字魔术”背后,实则是对市场乱象的纠偏——曾有青岛业主花120万买下“缩水房”,套内面积仅占54%。


二、现有住房的“冰火两重天”

1. 二手房市场暗流涌动
在北京朝阳区,持有2015年建成的高层住宅的李先生发现,同地段新房得房率高达90%,而自家二手房因25%的公摊率,挂牌价被迫下调15%。这种现象在二三线城市更为明显:重庆某中介透露,老旧小区房源若公摊超20%,成交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2. 物业费“温水煮青蛙”
肇庆某小区业主陈女士发现,物业费虽改按套内面积收取,但单价从2.8元/㎡涨至3.5元/㎡,每月支出反增10%。不过,公共区域维护成本的分摊争议得以解决——过去供暖费覆盖楼道却无暖气,如今费用与使用空间精准挂钩。

3. 产权证“缩水”焦虑
深圳福田区张先生手持标注“建筑面积120㎡”的房产证陷入纠结:若按新政重新核定为“套内96㎡”,未来交易时是否会被压价?目前政策尚未明确存量房面积认定标准,这种不确定性正引发业主集体观望。


三、公共空间的“生死博弈”

取消公摊后,开发商开始“空间炼金术”:合肥某楼盘将传统走廊改造成共享书吧,既计入公摊又提升溢价;青岛、杭州则出台新规,允许立体绿化、社区食堂等设施不计入容积率,变相“赠送”给业主。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部分项目为压缩成本,将电梯从4部减至2部,消防通道宽度缩至最低标准,居住舒适度大打折扣。

这场变革催生了新的职业——“得房率优化师”。他们专攻户型设计,通过嵌入式收纳、可变隔断等技术,让89㎡户型实现120㎡的空间感。正如上海某设计师所言:“未来的户型战争,胜负在毫米之间。”


四、居住尊严的终极救赎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这场改革远不止数字游戏。在广州某社区,取消公摊后释放的3万㎡空间被改造成垂直农场,业主可认领菜地;成都七一广场的空中连廊变身星空观景台,房价逆势上涨12%。

但狂欢背后亦有隐忧:河北某项目将消防通道包装成“赠送花园”,交房后遭强制拆除,业主维权无门。住建部紧急出台“五不赠”禁令,明确逃生通道、承重结构等严禁计入赠送面积。

正如住建部专家所言:“好房子的真谛,是让每平米都流淌真实的生活。”

当我们在阳台上浇花时,那个曾吞噬百万血汗钱的公摊幽灵,或许正在晨光中悄然消散——但这场居住革命带来的震荡与新生,才刚刚开始。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