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迎来了一场聚焦新农人及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交流会。3月27日,“2025数字乡村新农人发展交流会”在山东省潍坊寿光市召开。政府领导、学界专家、快手三农业务负责人及新农人代表等出席活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山东寿光作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先后建成一批智能化农业园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90后新农人返乡创业,通过新媒体科普现代农业技术,用新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书写着数字助农的新篇章。

让现代农业技术扎根乡土,共筑数字助农生态沃土
无人机飞防、智能化大棚、现代化仓储……从种子到育肥,从果实到销售,寿光走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引领道路上,构建起了现代化全体系的智能农业生态系统。
“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标杆,寿光正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而一位位充满朝气的新农人,则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让‘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也普及着现代农业技术。”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晓东在会上表示。
活跃在快手上的新农人,不仅是农技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
在北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看来,快手等数字平台通过赋能新农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快手通过连接城乡、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新农人运用数字技术推介农村农业,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和融合,让乡村文化走进城市视野。

在新农人的带领下,寿光蔬菜已走向科技模式
围绕新农人的培养与成长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提出了“兴农人”的概念。他指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数字乡村新农人’,数字乡村新农人的培育需要构建‘技术赋能-模式创新-价值重构’的完整生态链。未来应着重三类人才:培育数字农业技术员,孵化乡村数字经济体,建设智慧乡村示范区,最终形成以数字新农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会上,快手三农负责人黄诚也对平台助农的阶段性成果及扶持方向进行了分享。截至2024年8月,快手三农领域深度兴趣用户达1.4亿,乡村用户每日互动量达 29.4 亿;日均农技直播超2.4万场;平均每天有 94.8 万的农产品包裹通过快手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正通过流量扶持、工具升级、电商赋能,帮助新农人实现乡村振兴。”快手推出的“三农耕耘计划”和“三农村村红计划”也在以现金和流量补贴的形式,助力农技传播与农产品上行。
据悉,“快手三农耕耘计划”,旨在扶持田园生活、农技知识、三农资讯类内容,给予高用户喜爱度的创作者补贴激励;“快手三农村村红计划”,则旨在帮助地方孵化优秀的区域红人,带山货出山,帮农产品卖出去,助力山货产销对接。
在寿光,肥沃的土壤滋养新农人们的成长,2024年5月成立的“贾思勰·新农人联盟”便是其一。据寿光市贾思勰新农人联盟联合会会长王斌介绍,目前联盟人才服务中心,共筛选入库蔬菜种植技术人才超10万人,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细化服务,借助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将蔬菜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推向全国。
寿光新农人的数字化跃迁,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当1989年的第一批冬暖式大棚在三元朱村诞生,寿光便开启了农业技术创新者的领军之路。而30多年后,在现代科技与新媒体共繁荣的当下,寿光人也踏出了一条新的农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