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聚光灯下,宝马集团大中华区的领航者——高翔,近期深入阐述了宝马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独到见解。他强调,通过不懈的创新、深化合作以及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是推动该产业持续繁荣的关键路径。
高翔提及,2025年对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而言,是一个由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时刻。数据揭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逼近1300万辆大关,占比汽车总产量超过四成,连续十年稳居全球首位。L2级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率预计将超过六成,而L3及L4级自动驾驶的城市试点项目亦在稳步前行,预示着智能汽车、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城市将深度融合,构筑起一个宏大的生态系统。
宝马集团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蓝图不谋而合。高翔强调,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增长、创新与合作始终是宝马的核心议题。2024年,宝马全球销量突破245万辆,中国市场贡献了近71.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万辆。展望未来,宝马计划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布局,2026年将在沈阳的数字智慧工厂投产全新世代车型,而首辆国产新世代测试车已于2025年3月14日在沈阳成功下线。
在技术革新层面,宝马正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转型。高翔透露,宝马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在德国获得批准,在同一车辆上集成L2级辅助驾驶与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同时,宝马正携手华为、阿里巴巴等中国本土巨头,深化车载数字生态的开发,利用鸿蒙系统与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打造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中,宝马与中国伙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高翔表示,宝马已与超过300家中国企业及研究机构携手,共同探索下一代电池技术,其中第六代大圆柱电池是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晶。
针对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高翔提出了三大策略建议:首先,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确保AI创新与安全责任并重,推动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其次,加强国际政策与标准的协调,他指出,中国、欧盟与德国在自动驾驶、脱碳及数字化领域拥有诸多共识,宝马愿积极参与相关协调与合作。最后,他强调市场导向的健康增长与技术开放的重要性,呼吁产业发展应聚焦于市场需求,以消费者为核心,促进良性竞争与技术突破,避免过度竞争。同时,他建议中国应保持技术开放姿态,全面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及高效内燃机技术,以确保行业的长期繁荣与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