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分化态势,一线城市在政策与需求支撑下显现韧性,而多数中小城市仍处于调整周期。以下是各地区房价的最新概况与分析:
2025年1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涨幅为0.1%,其中上海(+0.6%)、深圳(+0.2%)领涨,北京微跌0.4%,广州持平。二手房市场同样呈现结构性回暖,上海、深圳环比涨幅分别为0.4%和0.4%,北京微涨0.1%,仅广州下跌0.2%。政策方面,央行强调“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专项债支持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性住房,叠加房贷利率下行预期(或降至2.7%以下),市场信心逐步修复。业内预测,春节后一线城市或迎来“小阳春”,核心区域优质项目需求旺盛。
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止跌回升。例如,成都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连续3个月领跑全国;南京、武汉等城市新房价格也出现结构性上涨。但分化显著:长沙新建住宅均价9665元/平方米,环比微涨0.01%,而湘潭、株洲等省内城市仍小幅下跌。二手房市场中,成都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0.12%,南京、武汉等跌幅收窄,显示核心城市底部支撑渐强。
多数三线及以下城市房价延续跌势。以昆明为例,主城区新房均价12072元/平方米,较年初高点下跌约14%,部分板块(如东白沙)因刚需盘集中备案,价格跌幅超3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线城市新房环比下降0.2%,二手房同比下降8.2%,人口流出与库存压力导致市场长期承压。专家指出,此类城市需依赖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等政策缓解供需矛盾。
当前政策持续宽松,限购松绑、房贷利率下调、现房销售推广等措施频出,但效果呈现“城市级差”。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人口流入与改善需求支撑,房价有望筑底回升;而中小城市仍需较长时间消化库存。中指研究院预测,2025年房价跌幅将收窄,但全面反弹需待政策落地与居民收入预期改善。
2025年的楼市关键词仍是“分化”。购房者需结合城市基本面与政策导向,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或迎来窗口期,而中小城市需警惕长期调整风险。市场能否全面回暖,将取决于经济复苏节奏与政策落地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