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
春节港股开市,小鹏汽车市值疯涨。
2月4日,小鹏汽车港股涨幅一度超过14%,成为港股市场最亮眼的开门红。
小鹏为什么疯涨?
因为销量超出了预期。
2025年1月新能源交付榜单里,小鹏交付量达到了30350台,同比去年增长高达268%,实现了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台。
被广大车友称之为“鹏3万”。
月交付3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在造车新势力里,最不愁卖的小米,也不过是单车交付过两万。
和小鹏同时起家的蔚来,同期交付13863台;理想同期交付量为29927台,均不如小鹏。
小鹏为什么突然爆发?
产品力是关键。
去年1月份,小鹏处于产品、组织架构转型期的阵痛期,交付量为8250台。
但伴随2024年10月之后MONA M03、P7+等一系列高性价比,高产品力车型的推出,小鹏的交付量接连攀升。
拿款旗舰P7+来说,仅用两个月即达成2万辆的交付里程碑。
究其原因,就是同配置、同智驾水平上,在价格方面做到了没有对手。
很多原来想购买小米的用户,被P7+所吸引。
从参数上看,小鹏P7+和小米SU7均为纯电动中大型轿车,但和小米SU7最低配的2024款700km最低配版本(21.59万元)对比,P7+顶配车型只要21.88万元。
空间上,小鹏P7+的车身长度和高度均领先小米SU7,尤其是后排空间,明显大不少,这对家庭用户更友好。
在动力方面,两台车均为纯电动车型,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电机功率和扭矩大小不同,小鹏P7+比小米SU7功率大10kW,扭矩大50Nm。
此外,在智能化和能耗系数这种硬实力上,小鹏P7+的表现也非常亮眼,百公里耗电量仅为12.3度,与小米持平。
在智驾上,国内各种排行榜都是把小鹏列在第一梯队。
小鹏P7+搭载了2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到了508 TOPS,而小米SU7低配只有一颗84 TOPS的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
另外,小鹏P7+还比小米SU7多了2颗毫米波雷达。
虽然小米SU7的外形更酷,品牌影响力更广,但从实际用车的角度来看,可能还是小鹏P7+的性价比更高些。
相比于去年春节后的愁眉苦脸,2025年的小鹏可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究其原因,换帅变阵是小鹏扭转趋势的核心。
从开局巅峰到陷入低谷,小鹏也曾走过一段弯路。
P7之后,小鹏在2年的时间内,都没能拿出卖座的产品,以至于被问界、理想等车企压着打。
在这个时期,内部管理层的腐败问题也被业界曝光。
而后,何小鹏找到了被汽车界称为“铁娘子”的王凤英,希望她加入小鹏,打开了小鹏汽车新的爆款思路。
作为曾与魏建军共事三十年的长城二把手,王凤英在长城一直主导了市场营销、销售业务与公司的整体运营,为长城汽车的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