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特斯拉 > 对比试驾宝马3系、沃尔沃S60,谁是操控最好的豪华中型轿车?

对比试驾宝马3系、沃尔沃S60,谁是操控最好的豪华中型轿车?

发布时间:2025-05-18 20:06:56 发布用户: luoyang

一说到豪华品牌的中型轿车,大家往往会想到BBA的34C,的确,这三款车型一直都是宿敌般的存在,但宝马3系还有一位来自北欧的竞争对手,一个极其固执的品牌——沃尔沃的S60。

很多看官可能会说,S60有什么可和3系比的?别着急,本篇文章我以3系+S60车主和小编的双身份,和大家聊聊我心中很有意思的这两台对标车型。巧的是3系和S60采用的底盘技术很相似,且两台车都标榜运动,没错,沃尔沃宣称S60是“有史以来操控最好的沃尔沃车型”,这点其实我赞同,且听我慢慢分析。

要先声明,本次两台试驾车分别是新宝马330Li尊享曜夜版和新沃尔沃S60 B4智远豪华版,3系是加长轴距的顶配,而S60是标准轴距的中配,两车在尺寸、动力和配置方面均有差异,所以本文会以两台车的基础驾驶感受,加上我对两车的认识去客观的评价。

一、外观对比

差异化不小/设计取向不同

外观方面,3系刚刚经历了二次LCI中期改款,而S60则是以不变应万变,两车上市的时间也非常接近,SPA平台下的S60和G20/28的3系都是在2019年发布/上市的(全球范围)。而3系已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中期改款,沃尔沃除了动力总成大改过一次以外,几乎没有做什么改变。不过这个和品牌策略有关系,沃尔沃的设计也的确不过时,很精致的北欧简约设计风。

在整体的外观设计层面,作为同时拥有过两台车的车主,认为它们各有千秋。S60和3系的设计取向完全不同,S60是横置前驱平台,所以车头的长度偏短且紧凑,尽可能在有限的车身长度内,将乘员舱最大化,整体的外观设计也极具家族化设计风格。

沃尔沃目前的品牌设计路线,也是全系走统一的设计风格,尽可能的长得都差不多,优势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台沃尔沃。但缺点也很明显,远观很难一眼看出是60系还是90系。两台车的外观,S60整体还是会偏向于圆润,而3系则是更加有棱有角,更加先锋。

车身侧面,3系则更有看点,经典的霍氏钝角,曜夜组件的黑色车窗饰条,19英寸的995M双色轮毂,再配合上极速蓝的车漆,相得益彰很出彩。3系最棒的一点,哪怕是加长轴距车型,车身侧面整体线条也没有被破坏,依然很顺畅、流线。

无论加长与否,G底盘的3系给人的直观视觉感受其实还是要大于S60的,S60的整体设计就是让车显得更加的精致且娇小,从内凹的前中网设计就不难看出。

在我眼中,两台车的设计都很出彩,没有太大的槽点,绝对是同级别中很有设计感、高级感的存在,差异化的设计风格也很符合两台车的定位调性。

二、内饰对比

取向不同,音响完胜

内饰方面,3系更出彩,但S60也有优点。先说3系的内饰,目前全部换装了12英寸的双连屏,平底式M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Sensatec合成皮仪表板,以及璀璨水晶质感组件,带来豪华且独具魅力的驾乘氛围,且和车外一样,车内的氛围灯组件也让高级感更足。

3系

而S60则是另一种取向,都拿高配车型举例的话,S60的Nappa真皮座椅的确是更加尊贵的存在,且从试驾车的中配开始就已经有了电动调节的腿托,并标配腰部支撑。在座椅舒适度层面,单论前排,我认为S60更得我心,沃尔沃引以为傲的人体工程学座椅的确更适合长途驾驶,且功能更丰富,3系需要全系选装座椅加热和腰部支撑功能。座椅的宽度也是S60更胜一筹。

S60

整体内饰的氛围感,3系是更优秀的存在,尤其是选装璀璨水晶质感组件之后,无论白天或黑夜都很夺目。虽然沃尔沃也有欧瑞诗水晶档把,而且是真水晶,但是有且仅有档把为水晶材质。不过,例如启动按键、空调开关旋钮处的水晶切割样式,还是很有细节之美的。

3系

到了晚上,S60的内饰就很乏味了,哪怕是有着“氛围灯”,也只是车顶天窗控制区域的一个灯珠可以调色,其余的氛围灯都为暖黄色,不可调节颜色,且不是很明显。相比之下,3系的多色氛围灯加上全新的中控台氛围灯设计,观感上有着极大的领先优势。

S60

后排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舒适性方面,哪怕3系标轴车型与S60相比,也有着绝对性的优势。S60的后排的确有些许的拥挤,且后门开启角度偏小,不过,可选装后排座椅加热算是个加分项,BBA的34C在中国市场都不提供此配置。此外,S60还支持选装方向盘加热,对于北方的小伙伴算是个福音。

3系

S60

三、智能化+辅助驾驶

(车机、语音控制、驾驶辅助)

来到2025年,传统汽车品牌已经在很多网友的嘴里变成了“不智能汽车,旧能源汽车”,但即便如此,这些传统品牌的“老家伙”也在推陈出新,无论3系还是S60都做了很多车机本土化的设计。仪表盘的智能化设计,无疑3系做得更好,三种仪表主题显示,及多种附加信息的选项,让所有的驾驶相关信息都能在驾驶员的手中随时掌控。而S60的仪表只能显示导航和里程信息,略显闭塞。

S60

车机方面,两台车都用上了自家最新的语音控制系统和8155芯片。至于第三方的适配,无疑也是3系做得更好,无线Carplay搭配上大连屏,一用一个不吱声,俩字:省事!而且3系还标配了原厂行车记录仪,绝对好评。

3系

辅助驾驶,宝马和沃尔沃都深耕许久了,盲点辅助等驾驶辅助配置,更是由沃尔沃发明的。3系上的5AU和S60的City Safety都是看家本领的L2+辅助系统,失误率都很低。但5AU更加智能,例如匝道辅助功能和打灯变道功能,都是S60所缺失的。这两个品牌的驾驶辅助依然是传统车企里的宝座地位,保守且靠谱的标定其实更深得我心,让我能更放心地使用。

无论是在狭窄的胡同/停车场,还是拥堵的环路,疾驰的高速,两款车的辅助驾驶使用起来都很得心应手,两车都是一键开启,且调节方式简单,全天候守护着驾乘人员的安全。

S60

四、底盘

前面我们说到,本文的这两台车都是运动取向的,3系和S60都采用了HRS减震技术,这种技术实际上原理比较简单,HRS液压减震缓冲技术可以通过更智能的回弹行程阻尼变化,有效控制车身起伏,从而改善车身稳定,提升动态表现。

必须要承认,国产的3系相比起海外版本要更加的舒适,但代价就是在极限状态下少了一份硬朗,但整体底盘调教依然是标杆级的存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配置,为车身在随动性方面带来了相对得心应手的驾驶感受。

S60的后悬挂配置有一些意思,和3系的CLAR平台类似,S60诞生于SPA平台,前悬采用的是常见的双叉臂结构,而后悬挂的设计比较特立独行。常规的H臂下摆臂就不多说了,但横置的叶片弹簧是个独家设计,这根弹簧由复合材料制成,一层层摞出来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的螺旋弹簧,但优势就是重量会轻,而且在平台模块化生产之下的可调范围更大,说白了就是在弹簧两侧有两个约束块,越靠近中间布置越软,反之则软,同时可以充当防倾杆的作用。

五、动态驾驶感受

动态驾驶绝对是重头戏,两台车都给到了这个价位车型应有的驾驶乐趣,但要说绝对性能,总结一句话“还得是3系!”

3系:

油门整体很跟脚,无论是Comfort模式,还是Sport模式,驾驶员的脚步动作可以迅速响应到变速箱上,ZF 8AT变速箱很热衷于降档完成超车动作,“干脆利索”是最好的形容词,低速顿挫感被抑制得也不错。急加速时也不会感到动力的疲软,245马力/400牛米,对于3系来说足够了,实测0-100km/h的加速时间是6.1秒,若持续加速,达到法规的极限限速也不是问题。在运动模式下,油门的细微开度都能有着迅速的响应,简单理解就是“心动,脚动,车动”,没有任何的延迟,随踩随有。

车头在快速转向下的指向性一如既往的好,有些许的虚位,但恰到好处,运动模式下的转向助力增加也能被明显感知到,那份厚重感虽不如液压助力时代来的真实,但是手感依旧不错。路感清晰,驾驶员可以轻松知道前轮的指向,弯道中的微调也能很好地反应在车身姿态上。

悬挂的初段压缩过快且偏软,但后劲十足,这种标定带来的好处就是日常驾驶悬挂可以过滤大部分细微颠簸,在经过减速带时,可以快速地处理掉多余的震动,从而让乘客有一个很好的乘坐感受,说白了就是不那么颠腾。

但缺点肯定是侧倾会略微明显,好在极限状态下的减震回弹还是很快,能撑得住车身,在快速重心转移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的不安分感,偶尔在山路上激情一下是完全拉得住的。

刹车的脚感不太令人满意,在初段的时候,刹车力释放不够线性,倒不是说踩下去感觉软,踏板的回馈力度是很有宝马感的,但就是初段的刹车来的太快、太多了,正常从一个中高速看到红灯,然后一脚刹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就需要极为细致的控制右脚力度,否则很容易出现点头,刹车踩多了的情况。

刹车系统的标定在LCI2车型的时候做过改变,在写本篇文章的时候,我找了一台车况很好的2023款330i车型做了对比,上述的刹车情况没有发生。

330Li作为加长版本车型,车屁股依然很灵动,在出弯的时候提前开油,或者把DSC调至运动模式,车尾很乐衷于出现一些滑动,做一些漂移动作也异常简单。很有驾驶乐趣,只要敢开,舍得开,全新3系可以和驾驶员产生共鸣,有着一个非常好的驾驶节奏,哪怕是长轴车型,在山路上的车尾跟随性也很好,没有任何的拖拽感。

S60:

先说缺点,S60的高配B5版本的变速箱是爱信8AT,而B4则是7速双离合,但没关系,因为在驾驶方面S60最让人不满意的就是变速箱,整个变速箱的调教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为了运动做妥协。在日常驾驶时,无论8AT还是7DCT的版本,都是丝般顺滑,几乎感受不到顿挫,一般的超车(降1-2档)的情况下响应也符合期待。

但一旦开始大开大合,S60就原形毕露了,无论是地板油的降档速度,亦或是激烈驾驶时变速箱锁不住档位,都让这台车的驾驶乐趣大打折扣,手动模式也无济于事。简单来总结,就是S60任何变速箱版本在日常驾驶的时候都很听话,也没有什么存在感,经济效率很好,但激烈驾驶的时候总是无法和驾驶员同频,很可能在一个弯道中自己把档位升了上去。

沃尔沃也取消了前期款S60上的驾驶模式开关,导致没有办法去告诉TCU,车辆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模式下驾驶。在驾驶模式方面,现款S60唯一可以手动在系统中改变的,仅有方向盘助力(轻/重)。

和3系一样,S60全系采用2.0T发动机,但有一个48V轻混系统,整体匹配度不错,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会频繁启停且无法手动关闭,略显累赘。但动力输出很线性,爆发力也足够,B5车型的动力数据来到了250马力/360牛米,实际驾驶感受油门很轻快,并没有刻意的把油门调得“沉重”,来营造一种大马力车的感觉。前端动力输出很积极,在城区驾驶是个好事,急加速的爆发力也足够,之前我实测能跑到6.8秒的样子,作为一台前驱车算是优异了。

与3系相比,个人感觉S60还是“硬朗”不少,无论是日常走街,还是过减速带,S60的“路感”都更加明显,对于大的抛跳,悬挂压缩和回弹得很快,但整个“接、化、发”的过程,明显逊于3系,尤其是车尾的抛跳感更明显。同时,隔音相比3系要差一些,来自路面的噪音会更加明显。

转向手感方面,沃尔沃绝对是一脉相承,无论是S60、S90,亦或是XC系列,都是几乎一样的转向手感,低速助力很轻,高速有适当虚位,但缺少了与路面的沟通感,整体的手感在任何速度下都几乎一致。

日常驾驶时还不错,大部分驾驶员可以轻松适应,但激烈驾驶时需要下意识的多打一点方向,并且要习惯偏轻的转向手感(哪怕系统中转向助力选为“重”的模式)。S60的车头指向性还是很好的,在任何速度下车头都很乐意入弯,悬挂支撑性能让人眼前一亮,双叉臂的前悬结构可以很好的支撑住车头的重量,短轴距的车身在连续的弯道中也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感觉,开起来很“整”。

同时,因为车尾叶片弹簧的调教偏硬,所以如果不是刻意给油的情况下,做好循迹刹车,S60的车尾要比3系更加的活分,ESC在运动模式下,可以很轻松的让车尾在弯中出现些滑动,很有驾驶乐趣。

刹车脚感的一分,我还是选择投给S60,无论是刹车力的线性释放,还是急刹时跺下去那第一脚的“撞墙感”,S60的感受都更令人满意,尤其是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不用太高超的脚法就能做到不点头,但必须批评前后都是单活塞浮动卡钳的配置。

六、S60 PSE对比M340i

文章开头提到,我是3系和S60的双车主,没错,S60我甚至买过两台。不过,值得一说的一定是我的M340i和我的S60 T8 Polestar Engineered(正统北极星限量出品)。

S60 T8

M340i我聊过很多次了,TA是面面俱到的一款车,也是我深爱的一款车,国内没有引进的确很可惜,毕竟竞品C43 AMG、S4,包括马力相近的S60的T8都引进了。不过,S60还有一个特殊的版本——Polestar Engineered (下文简称PSE),这个版本才是和MPA系列的宝马正面对标的车型。

简单说一下PSE的背景,PSE一共有三款车型——S60、XC60、V60,这是沃尔沃性能部门“Polestar”在独立成“极星”纯电动品牌后的最后一个燃油车系列,只不过这三款车型都是以T8插电混动版本为基础升级而来的。与普通版相比,PSE版本的沃尔沃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升级:ECU/TCU,底盘加强件,悬挂,刹车,内外装饰。

S60的PSE版本采用了2.0T双增压(涡轮+机械)和后轴电机的动力策略(内燃机+P1+P4),综合功率来到了415马力/670牛米(M340i为382马力/50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来自爱信的8AT变速箱。整体的动力感受,无疑S60 PSE在低速和瞬时的爆发力要更强,机械增压器会在0-3500RPM期间工作,来弥补涡轮起压所耽误的区间,加上电机的加持,经常会出现变速箱还没降完档,车已经完成钻空的超车动作。

S60 T8

但是持续加速下,因为小排量+电机高速会退出工作,所以整体的加速成绩和体验略逊于M340i,但不得不说,在日常驾驶需要超车的那一瞬间,S60 PSE的感受的确更爽,基本上可以做到见缝插针,而且机械增压器的“猫叫声”也较为明显。

日常驾驶时,S60 PSE的整体感受会更温柔,只要电池有电,整车基本会以纯电驱动为主,在这种状态下为纯后驱,配合动能回收功能,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型来通勤,不多赘述。在亏电状态下整体的使用感受就明显逊于M340i了,无论是发动机的启停,还是中速域频繁的加速、减速,M340i无疑都是更好的存在,毕竟不需要和电机做任何协调,一切都是更加丝滑的存在。但是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一样,48V轻混系统在取消动能回收的那一瞬间,和刹车系统的匹配不是很好,容易突然出现刹车力不够的感觉(2023款LCI车型已经开始改善)。

赛道上两台车的差距会被进一步缩小,驾驶乐趣会被进一步放大,与S60 PSE相比,M340i像是一台灵活的赛道机器,精准的走线,听话的发/变电脑,迅敏的变速箱响应,持久的耐力,强大的散热。而S60 PSE则像是“大力出奇迹/差生文具多”的选手,但这些特质加在一起的结果真心不错,同一条赛道两台车在我手下跑出的成绩差距仅为1秒多。

M340i

S60 PSE在Ohlins双流阀避震的加持下,在弯道中表现出乎意料的好,整个车身走起来特别快,压过路肩,悬挂能特别快速地稳住车身,并且有力地撑起外侧车身,在弯中的支撑性要远好于M340i选装的M电磁悬挂,同时车尾的动态表现和普通版S60类似,很爱出现一些轻微的滑动来辅助更快的过弯,如果故意在弯中来一脚刹车的话,车尾更是可以轻松甩起来。当然,机舱内粗壮的顶吧和整套底盘的加强件也功不可没。整套Ohlins避震有着22级的调节,原厂说明书也有着3种出厂设置可供参考。

S60 T8

刹车方面,S60 PSE也优于M340i,毕竟装配的是一套前六活塞的Brembo定制大卡钳+划痕刹车盘设计,无论是刹车的绝对力量,还是热衰减能力都更优异。

S60 T8

说了这么多优点,为什么S60 PSE还会比M340i在赛道上慢呢?原因很简单——车重、亏电和迟钝的变速箱。M340i四驱版的车重约为1.8吨,而S60 PSE的重量来到了2.1吨,这可是不小的差距,对于刹车和轮胎都是不小的负担,更何况S60 PSE标配的还是带有静音棉的马牌PC6轮胎,在高温状态下的性能会明显下降。

而且和普通版S60一样,PSE版的变速箱要远远落后于M340i的ZF 8AT运动型变速箱,换挡速度、时机都不尽如人意,在弯道中也很爱自己升档。所以在跑赛道的时候,每个低速弯我都需要不断的拨动降档拨片,来确保出弯时我有足够的动力。同时在电机亏电的情况下,出弯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发动机无法直接驱动后轮,所以在亏电状态下S60 PSE更像是一台300马力级的前驱车。

总结:

宝马3系和沃尔沃S60是两台非常出色的车型,各自都展现了品牌的独特魅力。作为运动轿车的标杆,宝马330i凭借其精准的操控、流畅的加速表现和灵活的底盘调校,深受驾驶爱好者的青睐。无论是城市穿梭,还是山路驾驶,330i都能带来酣畅淋漓的驾控体验。同时,宝马的高科技内饰和标志性的设计风格,也为车主提供了豪华和运动的完美平衡。

另一方面,两台车都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舒适的乘坐体验,以及富有品牌特色的设计赢得了广泛好评。宝马3系通过高品质的内饰设计,出色的外观设计,精准的驾驶体验赢得了全球车主的青睐。而沃尔沃在舒适性配置的标配,更独特的设计细节,强调了沃尔沃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关怀。两台车的驾乘感都很出色,虽性格不同,但都给出了满意的答卷。两款车在性能、设计和品牌理念上各具特色,都是非常值得选择的豪华中型轿车!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备2018023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