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丰田汽车 > 人才缺口百万!6所高校获批新专业,首年招生,2025考生关注

人才缺口百万!6所高校获批新专业,首年招生,2025考生关注

发布时间:2025-04-27 15:56:01 发布用户: 1873603655
2024年底,教育部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六所高校获批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并将于2025年9月首次招生,计划年度招生共计360人。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正式进入规模化布局阶段。
 
低空经济指以3000米以下空域为依托,通过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活动辐射带动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制造、基建、服务等领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国家发改委同期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推动产业链加速发展。
 
 
据工信部预测,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人才缺口超百万。在此背景下,六所高校依托各自学科优势,差异化布局这一交叉工程类专业,旨在培养覆盖研发、制造、运营、管理的全链条复合型人才。
 
 
六校培养特色: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由无人系统研究院牵头,联合5个学院共建,聚焦“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课程设置强调系统集成,如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等,毕业生可进入航天院所或低空产业企业。
 
2. 北京理工大学
 
侧重低空飞行器设计与交通管理,开设新能源飞行器能源控制、低空综合交通管理等课程,实验环节占比达40%。该校通过“学校-企业”协同机制,强化学生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对接。
 
 
3. 北京邮电大学
 
突出“计算机+低空技术”交叉,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优势,培养网络通信与安全管控人才。其第三代互联网实践平台配备千余台设备,支持空天地一体化实验。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依托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及三大全国重点实验室,设置“低空数字检测与认证”“飞行服务与保障”方向,计划年招生30人,侧重旋翼飞行器研发与适航管理。
 
 
5. 华南理工大学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课程涵盖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系统开发,实践环节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校企联合平台,学生需完成至少4个创新实践学分。
 
6. 西北工业大学
 
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研究低空飞行器气动布局与适航技术,核心课程围绕智能、绿色、互联方向设计,毕业生可从事通航、无人机等领域研发。
 
 
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可选择以下路径:
 
1.政府/事业单位:参与低空空域规划与管理(如各地低空飞行服务中心);
 
2.军工企业:进入航空工业、航天科工等国企,从事飞行器设计测试;
 
3.民用领域:加入大疆、亿航等企业,推动无人机应用创新。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备2018023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