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定位与技术特性
CMP平台是大众集团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A级车电动化平台,旨在通过本土化研发实现“高性价比”与“技术迭代”的双重突破。其核心目标包括:
成本优化:通过模块化设计、本土供应链整合,生产成本降低40%,研发周期缩短30%。
多动力兼容:支持纯电动(BEV)、插电混动(PHEV)及增程式(REEV)车型开发,覆盖A级至B级市场。
简化结构:采用扭力梁后悬架等设计,降低硬件复杂度,适配10万元级入门车型需求。

二、核心技术架构
CEA电子电气架构:
采用“中央超算+区域控制”模式,控制单元数量减少30%,支持千兆以太网与OTA远程升级。
联合小鹏汽车开发EEA 3.5架构,强化智能驾驶辅助(L2+级别)与智慧座舱交互能力。
动力系统:
搭载全新电驱系统与高效动力电池,前轮驱动为主,续航覆盖主流纯电车型需求。

三、产品规划与市场布局
车型矩阵:
2026年前推出6款纯电车型、2款插混及增程式车型,覆盖紧凑型轿车、SUV等细分市场。
首款纯电车型预计定价10万元以下,瞄准入门市场,对标国产新能源竞品。
战略合作:
与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CMP平台车型,加速本土化技术落地。
与中汽中心等机构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智能化及低碳技术研发。

四、市场竞争优势
价格下探:通过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化,将大众纯电车型门槛拉低至10万元区间,挑战比亚迪、五菱等品牌。
智能化迭代:CEA架构支持快速功能升级,未来车型将标配L2+级自动驾驶及全场景语音交互。
本土化适配:智慧座舱采用大屏交互、本土化应用生态,操作逻辑贴合中国用户习惯。
五、未来展望
至2030年,CMP平台计划推出超20款车型,覆盖80%主流新能源细分市场,并探索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等前瞻技术。大众集团表示,CMP将是其“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核心载体,助力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