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三星×天猫超级品类日×小荣宅合作的艺术展内,“繁花会客厅”展区里,一幅民国旗袍女子画作被三星艺术电视和实体画作共同呈现,光影被统一、和谐地分布在哑光屏幕和油画纸张两种截然不同的显示材质上。艺术和技术的共生,让电视机这一传统家电产品有了超越既往产品框架的新定义——家居艺术美学。
电视机这一产品诞生自百年前的1925年,这一百年来,它走完了从电子机械式、阴极射线管(CRT)、彩色显像管(CPT)到等离子......液晶LCD、LED的多重技术演进历史。过去,这一产品更多以技术驱动市场。如今,随着技术日臻完备,《天下网商》观察到,电视机已步入了消费场景驱动的市场新阶段。
此前,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开售,但一个新现象是,更多的玩家不止关注游戏本身,还包括“显示器”——专业的娱乐高清电视机,开始降维替代传统电脑显示器,成为家庭游戏场景下的刚需产品。诸如海信这样重视显像技术的厂商们,通过对一块屏幕包含的多元技术维度的不断探索,乃至和游戏厂商直接联名,让3A大作对声画特效的巨额投入不再在硬件端被辜负。
大屏影院提供的视听体验,渐成年轻一代的娱乐习惯。观影趋势推动了“家庭影院”场景的发展,百寸电视机产品在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2024年,创维在国内市场的百寸电视出货量超10万台。“国内每卖出10台百寸电视机,就有4台是创维生产的”,创维产品企划负责人唐少伟向《天下网商》介绍。而据奥维云预测,2025年中国百寸电视机出货量有望突破百万台。
观影、游戏、美学等丰富的居家场景,为这家电产品在技术和工业设计维度,创造了新的可能。而电视机消费场景拓宽的背后,是一场由品牌厂商和天猫超级品类日“家有新视界”共振而生的行业革新,这场革新一改过去电视机以屏幕尺寸、刷新率、面板技术为核心的“参数内卷”式竞争,开始“从场景创新寻找市场增量”。
从场景找市场,百年家电的定位跃迁
1.三星×艺术美学视界:电视是家居美学的最后一幅画
把电视关机放在客厅,有多少用户会觉得它破坏了家居风格?
如今的家电产品在设计方面更注重与装修风格的融合,以及所能实现的居住美感,所以高端冰箱会与家装公司合作,实现无感嵌入。智能家居会通过“预埋”的方式,将自己的核心部件藏进墙里。
过去的电视机产品有诸多“美学”维度的先天短板,比如后盖凸起,行业内称之为“小书包”,这会让产品和墙壁存在一条难以弥合的缝隙,“难看”。
而黑色的面板,也注定会与家装居多的白色系存在碍眼的“色差”。
如果把它变成一幅画呢?——这是三星自2017年推出lifestyle系列艺术电视时给出的解决方案。2023年,品牌基于对哑光屏技术的完善,和基于自主一体化供应链下对电视机厚度的不断压缩,进一步提出“艺术电视”细分品类概念。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彩电营销业务部副总裁孙志涛提到,用户对电视机的使用时长会不可避免的减少,但电视机的刚需属性不会动摇。在不看的时候,如何让电视机与家庭场景更和谐?此时,品牌需要重新理解电视机的定位——不止于音影载体,而是居住美学的一部分。
三星艺术电视通过哑光屏显技术,让为电视机屏幕赋予接近画布的显像质感,可以在息屏时以画作的面貌融入家居。而薄至2.49厘米的机身——且没有凸起、趋于平整,已无限逼近画框。
此外,三星旗下多款产品已经搭载了艺术画廊服务,包含千余幅摄影和绘画作品,会根据家居风格、季节时令向用户推荐作品。对音响做出的拟相框设计,则允许用户基于个人审美偏好,更换不同色彩的“相框”。当电视机在硬件维度趋于“卷无可卷”,品牌尝试跳出过去的定义框架,重新理解产品,从家电到家居,未来,或许每一个家电产品,都值得站在家居的视角里重做一遍。
“2023年我们提出艺术电视的时候,天猫是第一家为我们设立了‘艺术电视’细分类目,帮助我们一起推动这一新品类的发展的平台。”孙志涛回忆。
据行业人士预计,中国的艺术电视,未来能达到15%左右的电视机市场份额——年销量或将超500万台(据调研机构洛图科技估测,2024年中国市场电视机出货量接近36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