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特斯拉 > AI独角兽云知声再冲刺港股IPO 京东为股东之一

AI独角兽云知声再冲刺港股IPO 京东为股东之一

发布时间:2025-03-31 17:05:38 发布用户: 1873603655
“AI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再次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迄今,云知声的港股IPO旅程已历时1年9个月,2023年6月27日,云知声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4年3月15日,云知声更新招股书,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除了港股外,这云知声还曾赴科创板上市。2020年11月,云知声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但仅隔3个月便宣布终止。
 
招股书显示,云知声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6亿元、7.27亿元、9.39亿元;毛利分别为2.4亿元、2.95亿元、3.64亿元。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云知声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0.8%、27.4%及26.7%,包括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智工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目前其产品和方案主要应用于生活、医疗等场景。在医疗场景下,云知声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生活解决方案分别服务了 373名、389名和411名客户,包括中国前三大保险集团、深圳地铁20号线及厦门软件园。此外,云知声还通过MaaS向开发者和企业按需要提供AI大语言模型能力。
 
在医疗场景下,云知声提供病历语音输入、病历质控、单一疾病质控、医疗保险支付管理等AI医疗解决方案。2024年,云知声已向166名客户提供AI解决方案。
 
在AI基础设施方面,云知声的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的计算能力,以及超过10PB的存储容量。云知声于2023年推出了一个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科技公司集体赴港上市,AI机器人“优必选”、智能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自动驾驶“知行科技”、人工智能模型“第四范式”、 AI智能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 生成式AI公司“出门问问”、交互式AI“声通科技”、 AI推荐功能公司“宜搜科技”等一共多家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
 
不过,这些人工智能企业大多存在盈利欠佳的情况,云知声也难以例外。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云知声的净亏损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3亿元、1.37亿元、1.68亿元。
 
据此计算,云知声在过去三年的时间内累计亏损近5亿元。对于亏损,云知声方面归因于高额的研发开支。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3.70亿元。
 
一名AI行业投资人表示,AI未来发展前景巨大,但短期内仍面临技术“落地难”的特点。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是AI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找到合适的场景是AI商业化落地的关键。
 
成立至今,云知声已获得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磐谷创投、中网投、京东、中电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IPO前,云知声CEO黄伟通过云思尚义控制24.0815%股权,通过云创互动控制3.8032%股权,CTO梁家恩持股为3.779%,COO康恒持股为2.2674%。黄伟、梁家恩及康恒,根据彼等之间的一致行动安排合共于云知声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33.93%权益。
 
启明旗下明富持股9.4095%,挚信资本旗下TBP HK持股8.9376%,和易谷雨持股为8.6045%,中网投持股6.3686%,京东尚科持股3.2654%,中电健康医疗持股为2.3093%,360旗下奇睿天成持股1.9593%,Qualcomm(高通)持股为1.7875%。
 
云知声表示,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账面值因摊销成本变动而出现的波动,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据悉,云知声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主要与授予天使轮、A轮、B轮、C轮、C 轮、D轮、D 轮、D1轮、D2轮及D3轮融资的若干投资者的赎回权有关。投资者的赎回权构成云知声购回自身权益工具的赎回责任。赎回负债初步按赎回金额的现值计量,其后按摊销成本计量,利息计入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云知声的赎回负债分别為人民币21亿元、30亿元、33亿元。
Copyright 2018-2024 集齐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8023569号